父亲的力量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自传 > 父亲的力量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4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9939698
作者:郭涛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编辑推荐
  父亲并非“高大全”,他有时困惑,甚至很绝望
  父亲不是教育专家,其观点及做法难免惹人非议
  父亲的成长是一个笨重与自我矫正的过程
  这是一部关于男孩、男人与父亲的蜕变史
  恋爱者读出甜蜜 婚后者读出宽容 爸爸读出温暖 妈妈读出力量
  读者读到的是一种彻骨的真实
  爸爸们哪里做错了?这有第三只眼的独家观察
  爸爸的正能量从哪里来?这里有演员郭涛的前世今生
  刘德华、郑渊洁作序,林志颖、陈坤、王岳伦、孟京辉、任志强,众男神推荐;
  杨澜、徐帆、梅婷、李湘,众“明星妈妈”寄语:讲述一个父亲的成长、梦想与痛苦真相
  读罢此书,你一定能学会如何做爸爸。
  *让父亲头疼的问题
  1、 人生总有些无常的东西要面对,譬如亲人离别,父亲如何讲给孩子这些道理?
  2、 孩子**次撒谎,父亲发现后怎么办?
  3、 因为教育孩子,父母起了冲突,应如何解决?
  4、 男孩子羞于表达感情怎么办?
  5、 孩子偷偷听到了父母很凶的吵架,如何解释?
  6、 孩子之间打闹告到了大人这里,如何缓解尴尬
  *爷们的教育心得
内容简介

    男孩教育的缺失是中国*普遍的现实问题,如何培养男子汉的气概?如何与成长中的孩子相处?
    郭涛*次全面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穿插儿子石头的故事以及与孩子们共处的趣事,分享每位明星爸爸教子的经验心得。书中讲述了明星家庭中不为人知的细节和独到的教育理念。本书是郭涛的首本自传,也是和小石头(郭子睿)的一次“父子谈心”

作者简介

  郭涛,中国著名影视及话剧演员。1967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在《等待戈多》《思凡》《我爱XXX》《恋爱的犀牛》《堂吉诃德》等多部话剧作品中担当重要角色,反响热烈。2006年以电影《疯狂的石头》红遍全国。在影视方面的主要作品有:《活着》《永失我爱》《黄金大劫案》《高兴》《白鹿原》《万有引力》《父母爱情》等。 2013年,携儿子石头(郭子睿)参加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备受观众热议。

目  录
序 向伟大的孩子学习
引 子 孩子生下来不是白纸一张
第一章 父亲是用来仰望的
带伤参加节目是石头自己的决定
“狗都嫌”的孩子需要威慑
瞪眼是霹雳手段,闭眼是菩萨心肠
我吼叫因为我无力
适度严厉让父子关系更亲密
爱之迫切也有错吗
做大哥,石头当仁不让
懂事的石头不是好好先生
给孩子撒娇的空间
“哥们儿”之间要有原则
风光总会过去,石头还是石头
前  言

一部男孩与男人的成长史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吗?我一向不这么认为。

我发现,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其实身上都天然带有着一些美好的东西,只是在漫漫的成长过程中,经意或不经意中或多或少被伤害,到了险恶的社会上,又不断地被黑暗的东西所扭曲。所以到了20岁、30岁的时候,才变得平庸,甚至,变得不那么美好。

我一直在想,怎么把孩子身上的原初的东西保护好,这比一边悄然地破坏它,一边大张旗鼓地寻求优秀的教育理念塑造它要重要得多。

这起码是我想写这本书的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因为忙,我曾错过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又一次重要的瞬间,他第一次会叫爸爸,第一次走会爬,这些只能靠想象来满足了,无论何时想起,都觉得有点儿遗憾。

如今,石头已经上小学了,就要进入一个新的体系里面了,他要真的开始学习知识,过去的他,在充满游戏的幼儿园阶段,思想还没成熟到那个份儿上。但是现在的他在一个教学体系里面,他要在这个教学体系里从6岁开始,真正一步一步往前走,直到有一天他长大成人,走向成熟。在这个教育过程当中,除了学校教育体系和知识获取的过程,对于他思想的变化,心智的变化,在性格方面的教育,个人能力方面的教育,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体制里面有太多、太大的问题。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块璞玉,为什么雕琢到后来,有的连块烂石头都不如,就是因为有很多扭曲的东西把人给害了。

孩子将来必须学会融入大社会里,其实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小社会人”了,因为已经处于一个游戏规则里头了。除非有一天我说我家的孩子不用不上学了,爸爸在家教你《四书五经》,你自己玩儿,考什么大学,咱们不考。你想学画画,就在家潜心画,没准画成了另外一个齐白石。

但我们是中国人,我还是要让孩子过群居的生活,保持与外部畅通的环境,同时给他一个保护,给他一个健康的心智,健康的体魄,和相对比较自由的思想。我知道这些很难,在石头三岁到四岁中间的时候,我就开始纠结,让他上哪种学,我最后放弃了公立学校的教育体制。我知道选择了这个,再回去就很难了。作为孩子,再过两三年,教育的侧重点和教育体系完全是私立学校的一套,再想回到公立学校去,孩子会有好多思想的东西跟不上了。因为私立学校是完全另一套体系,特别是上到了中学以后,再想转回来基本就没戏了。到石头现在的所在的学校来,学了这套体系,将来只有走出去的路,没有别的办法。

现代城市里的孩子,在钢筋水泥里待着,苍白的脸、柔弱的身体、脆弱的大脑、与世隔绝的生活,确实挺让人诟病的,我想把北方男人的性格传达给石头,这也是我之所以接《爸爸去哪儿》这个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平时生活当中的石头,我就属于放养式的教育,登高爬低,滚一身泥的回来了,我从不批评他,男孩就应该这样,不过他受伤次数也多了点,我还是要提醒他自己小心。我小时候还从房顶上掉下来过呢,虽然没受伤,但也摔得不轻,这些都是小男孩在这个年龄段必须经历的“毛茬教育”,我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绝不会缺少这种自然的、真实的、原始的冲动、动力或者是那种男孩子本身特有的气质。

我跟林志颖对待孩子最大的不同是,小志会用一些比较温柔或者隐忍的方式解决Kimi的问题,或者是自己默默就处理了,而我有时候可能会给石头一个比较强烈的概念或者态度,毕竟我是北方人,北方人其实有些性格方面还是比较粗犷一点,我觉得那个态度,那个气势,那种性格当中比较坚强、刚韧的东西是我们的优势,我想把这种东西带给孩子。

不过话说回来,将来的事谁又知道呢,人生什么都可以选择,只有父母不能选择,所以眼前最重要的是当好父母。我觉得有时候也是命运的安排,自己的一些思想,或者完全属于自己的一些教育心得,正好通过《爸爸去哪儿》这个栏目展现给大家。

节目里的最后一期,我写信给石头:不管你有多大,走到哪,爸爸永远支持你,永远爱你。父子之间最真实的交流是什么?就应该是把你所有外壳都抛掉,将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情感给他,不管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那种表达才是最纯朴,最真诚的,也是最真实,最牢不可破的情感。这种表达本身就有力量在了,不需要再借靠虚拟与想象。

真实的爸爸是什么呢?如果你需要我保护你,我有这个力量,把你抱在我的怀里,如果爸爸保护不了你的时候,证明爸爸没有这个力量,希望你理解爸爸。这是最真实的东西,最人性的东西。我给你的支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在做事的时候我代替不了更多的你,但我可以心理上支持你,这样我们才是永远在一起的。孩子总归要飞走的,父母也有老了离开的那天,什么时候他打一个电话回来,或者是他回来看你,看到爸爸永远是用笑容与慈祥注视着他,告诉他:好的,儿子,你真棒!没事儿,走错了,再回来;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继续往前走,我们不要惧怕失败。爸爸支持你,没事儿。这其实是我更想说的。

父子可以是哥们儿,但不能缺失价值观;父母可以哄孩子,但不能缺少是非观;父亲可以为你做很多事,但他绝不能一直扮演大英雄......父亲并非一定是“高大全”,父亲不是上帝,也非全能,父亲的成长甚至也是一个笨重与自我矫正的过程。

我想把所有的心得、困惑与无力都写出来,为读者带来一部男孩和男人的成长史。

我不是教育专家,我的有些观点一定会引起争议,但至少一点我能保证:我献给读者的故事一定是彻骨而不加粉饰的真实。


媒体评论
郑渊洁:这本书讲述的其实是几代男人的成长故事,郭涛的勇气令人敬佩,他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展示给读者,体现了一个男人的强大自信,也让我们得以看清郭涛为人父之后知道怎样爱孩子的来龙去脉。
  林志颖:将书推荐给那些还没有做父亲的男人,希望孩子一诞生时,他们就拥有智慧和力量,当他们一辈子的英雄。
  徐帆:教子书读了不少,但这本书里的观点“出乎意料”地给很多父亲都提了一次醒:父子可以是哥们儿,但不能缺失价值观;父母可以哄孩子,但不能缺少是非观;父亲可以为你做很多事,但他绝不能一直扮演大英雄。
  孟京辉:母亲能读出力量,父亲能读出温暖。
  李湘、王岳伦:上一辈的血液一直流在我们的身体里,我们不断挣脱,不断修正,不断自省,但更多时候是无奈的臣服。在这本书里,我读出了郭涛灵魂深处的纠结。
  梅婷:从男孩到男人,从男人到丈夫,从丈夫到父亲,每一次对郭涛来说都是艰难的蜕变。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序 向伟大的孩子学习
  2007 年3 月8 日, 在一位朋友的生日聚会上, 我认识了郭涛。他告诉我,10 天前有了儿子, 乳名石头。我说恭喜你, 地球上又多了一个爸爸。
  爸爸的含义是榜样。教育不是管理, 教育是示范和引导。好爸爸都一样: 闭上嘴, 抬起腿, 走自己的人生路, 演示给孩子看。
  时间过得真快, 转眼石头已经上小学了。通过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 郭涛和石头的父子情被荧屏放大给芸芸众生看, 人们心中对父亲的感激和对子女的爱惜由此释放并引发共鸣。节目告一段落, 正当人们意犹未尽时, 这本书出版了。文字诠释父子情更有魅力。
  这本书讲述的其实是两个男孩儿的成长故事。郭涛的勇气令人敬佩。他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展示给读者, 体现了一个男人的强大自信。通过郭涛和他父亲的故事, 我们得以看清郭涛为人父之后知道爱孩子的来龙去脉。合格的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 会时时刻刻回想自己的童年,不让自己童年的遗憾在孩子身上重演。我认为“, 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用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最贴切。人是能控制不让遗憾和悲剧重演的高级动物, 在育儿时尤其如此。
  2009 年, 比尔?盖茨的父亲比尔?H . 盖茨的著作《盖茨是这样培养的》出版中文版时, 我为该书写序言。盖茨爸爸在书中的一句话值得所有父母牢记: 作为父母, 不管你做什么,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人有两种年龄, 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生理年龄我们只能让它按部就班地走, 心理年龄最好让它停滞不前, 童心永驻。成年人拥有童心很重要, 童心是想象力和好奇心, 有了知识的人如果再有童心, 就能进行创新了。有知识没有童心, 可能终生只能重复前人发明的知识。
  很多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遗失了童心, 有孩子后他们有了找回童心的天赐良机: 向孩子学习。毕加索成名后, 记者向其询问成功秘诀。毕加索回答: 我终生向儿童学习。
  从这本书里, 我看到了郭涛向石头学习的痕迹。
  郑渊洁
  2014 年1 月19 日
  引 子 孩子生下来不是白纸一张
  我从不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
  很多孩子在出生时都拥有美好的天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天性有意无意地遭到外界的破坏,到了社会上,又被进一步扭曲。
书摘插画
插图

 父亲的力量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