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的资本主义精神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 华人的资本主义精神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3215863
  • 丛书名:经济与社会译丛
作者:(英)雷丁 著,谢婉莹 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编辑推荐
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2006年年会上,主席将卓越贡献奖颁发给了戈登•雷丁教授,原因就是《华人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是*有影响力和被引用次数*多的著作,IACMR在颁奖晚会上的评价是:“事实上,所有希望对中国管理实践获得更深刻理解的学者都阅读过这本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外华人企业研究的奠基之作,迄今为止也仍是这个领域内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面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亚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作者戈登•雷丁承接马克斯•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著名命题,在书中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东南亚海外华人企业赖以成功的精神资源?全书以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对72家华人企业的深度访谈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海外华人家族企业背后的文化、价值观支撑,指出华人家族企业所展示的企业精神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一种“资本主义精神”的新的形式,其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文化”。对应于“新教伦理”,“儒家文化”是海外华人企业的经济发动机。
作者简介
戈登•雷丁,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商务教授和欧亚比较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曼彻斯特商学院访问教授和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荣誉博士。此前,他曾在香港大学执教24年,是香港大学商学院创办人和主任。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引言: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的海外华人
 资本主义精神
 华人资本主义精神?
第二章 他乡游子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泰国
 南洋
第三章 中国的心理—社会传承
 基本信仰与价值观
 社会结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引言: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的海外华人
  华人资本主义精神?
  围绕着华人资本主义的概念有很多问题:这种资本主义是独特的吗?它的运作方式,是不是取决于或部分取决于特定人群所秉行的信念?这种精神是否前后一致、内部协调?这样一种世界观有哪些构成要素?它们如何具体化为这种形式?它们来源于哪里、如何被保持和强化又是如何影响行为的?本书主要是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回答之前,必须在一开始就说明分析的条件以及有关因果关系的假设,这些问题使讨论得以有的放矢的进行。
  华人的资本主义是独特的吗?此前所列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七个构成要素,只是部分适用于华人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情况是:商业资本与家庭资本,至少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分离;财产管理仍然是不公开的、没有完全实现合理化;相关的法律和管理机制也不完全是土生土长的。总之,华人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
  然而,依然不能证明它是一种独特类型,因为它也可能是传统商业模式的诸多衍生形态之一。在得出它确实是一种独特类型这一结论之前,人们需要考虑它与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马尔瓦锐人的商业模式有何不同。这个问题太宽泛,超出本书的研究范围,但通过推理,我们会悟出答案。即使华人资本主义体制与其它地域的体制有相通之处,我们仍可认为其单属一种独特类型。
  华人资本主义精神是一种协调一致的精神意识吗?既然商业行为与贯穿其中的精神密切相关,那么如果假定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必然要求在概念上独立的精神也是协调一致的。精神的协调一致性是指:海外华人的想法彼此相近、但与其它族群不同。内部的一致性是关于该信仰体系各个部分如何融合组成一个可被感知的整合性框架的问题。如果这种一致性存在的话,我们可以有把握的推论:该信仰体系是独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家思想作为基准信仰体系至关重要。
  世界观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将从被访商人的陈述中提炼。笔者尽量如实描述他们的陈述,从中捕捉他们的归类及解释。本书的研究方法特别注意去触及那些可以被感知、但很少被清楚表述的信仰。
  信念是如何形成的?综合了来自四个国家的72位商人的个人陈述,这里总结了典型的社会化过程和影响个人经历的来源。
  这些信念从哪来?可以认为它们源于中国大陆历史的社会传统在海外华人亚文化中被传播和保持,而且信仰来自于社会和历史的经验。
  保持和强化?可以这样认为,在海外华人这一特定实例中,个人受制于很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强化了对基本伦理准则的遵守,并有助于使这种遵守不断更新和持续。
书摘插画
插图

 华人的资本主义精神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