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路·政治篇》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小康之路·政治篇》

  • 版 次:1
  • 页 数:200
  • 字 数:116000
  • 印刷时间:2013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691310
作者:武力主编 陈坚 著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编辑推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鲜明标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4年、改革开放35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战略选择和庄严承诺。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实践,有重要意义。《小康之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阐述事实,既客观真实,又深入浅出,易于国内外读者读懂中国。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小康梦想及探寻历程,这套丛书《小康之路》其准确完整的表达应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之路》。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的小康之路;同时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即中国特色的,也就是中国特色的小康之路。本丛书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之路”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按照“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全丛书分为6册,分别为综述篇、经济篇、政治篇、文化篇、社会篇、生态篇。努力选取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代表性的历史关节点,即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支撑以*代表性的历史资料,将历史脉络梳理的粗线条与典型事件的条分缕析有机结合,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形式谈国情、讲故事,再现中国小康之路的建设历程。

作者简介
  主编:武力,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曾经参加和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院重点项目。主要代表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大事辑要》《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发展道路》等。
  陈坚,博士,江西余干人氏,北京党建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现就职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党与政治。发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述略》、《党的代表大会由年会制到常任制的演变及其试点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形成及理论贡献》等30余篇;出版(合作或单独)《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民主政治发展与进步》等多部著作。

目  录
政治篇目录
一、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由来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演变与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设
中国行政层级设置与政府职权划定
二、中国走向成熟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建设历程
建立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用法律规范政府的行为
构建公正的司法体系
强化公民的法制意识
三、中国多元化的民主形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总?序
  所谓“小康”,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伟人邓小平借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概念(“政教修明,人民康乐之世”和“略有资产,足以自给之境”)而提出的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目标。而这套图书所要讨论和介绍的“小康之路”,就是指从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中国人均收入不到200美元(按当年人民币于美元的汇率计算,下同),达到2012年人均收入6100多美元这个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
  一
  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和目标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的。1840年以后,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农业文明的东方大国,遭遇了工业文明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并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和剥削,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民不聊生的境地。在随后的100多年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经过几代人的流血牺牲,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由革命转变为建设,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改变中国在经济上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中国为了实现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预期这种经济体制可以保障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会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从而提出用50年左右的时间,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的现代化。但是计划经济并不尽人意,虽然在人均收入极低水平条件下保证了“高积累”和社会稳定,实现了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保障国家安全的目标,但是体制的弊病从一开始就如影随形,显示出它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国情,不利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尤其是不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中国仍然没有解决贫困问题,人均收入不到200美元。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也使得50年代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目标不可能实现,而继续沿用这个目标,则必然导致在经济上继续急于求成、脱离实际。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经济体制、方针、政策变革失误和经济发展中的大起大落,根本原因就是“急于求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定得太高,脱离了国情。因此,当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后,正确评估中国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条件,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就非常重要了。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和目标。
  二

 《小康之路·政治篇》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