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解人生与自然规律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道解人生与自然规律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7426083
作者:陈新国 编著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编辑推荐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一种**的哲学境界,而道家思想诠释的就是这种彰显大智慧的哲学。道家的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陈新国编著的《道解人生与自然规律》旨在教导你生存的智慧。

 
内容简介

     《道解人生与自然规律》提供一种生存智慧。这智慧可以用形象化的概念来表现:人的性格是方,做人的原则是方;做人不讲原则,规避规则,只圆不方,一味圆滑,那么什么手段都会使出来,社会必因此陷于无序,人必因此活得紧张。人本身是自私的,但老子以“无私”而“成其私” ,即以个性与原则的“方”去应对共性与他人的“圆”。《道解人生与自然规律》由陈新国编著。

目  录
前  言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一种最高的哲学境界,而道家思想诠释的就是这种彰显大智慧的哲学。道家的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现在,我们无时无刻不谈论规律和规则,然而规律正是道家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以及处世哲学的重要命题。根据老子的定义,“道”有着这样的特性:没有固定的形体,又是独立存在的,不会因为什么物体的消亡而消失。但是,既然“道”有着这样的特性,老子又怎么能够发现它呢?很显然, “道”虽然无声无息又独立于万物,但它肯定以某种形式作用于万物,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发现它的存在。这样的条件,在现代科学理论中只有一个客观实在符合,那就是“规律”。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现代人的普遍祈求,历史上多少先哲不懈探索实现社会和谐的途径和方法。孔子希望以“中庸”求得和谐,目光停留在人类自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约束个性,牺牲自我,以达成一致的共性。老子和庄子的目光从个体生命出发,触及整个人类,接着向宇宙自然延伸,然后又回到生命的个体,获得深刻的感悟:完成了生命个体的和谐,才能实现人类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体现生命遵循自然的最佳状态,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类做到自身不与自然发生冲突,必须学习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以及人的自然天性——充分呵护生命、张扬个性,不奴役与欺骗自己,懂得尊重万物,不轻视他人的价值,这样才能为创造人类的和谐提供必要的自然条件。自然是“真”的,是最大的“善”,反过来善是“真”的,而“恶”不是“真”,它是对自然秩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恶人、不真的人必然反过来伤害自身。人顺其自然,做诚实的人,从而获得最大的善,使人际社会出现真正的和谐。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老子和庄子洞察事物的目光,仍在柔和地抚摸着人类的灵魂,让我们警醒。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想让自己获得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因为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约束,可有的人很快乐,有的人却郁郁寡欢,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胸怀有“小大之辨”,思想境界有高低之分。我们如果服从天地间的客观规律,体察事物中的细微变化,将目光投向无穷的宇宙空间,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影响到自己呢?所以,要想达到和谐的境界,就必须在精神上解放自己,充分自信地、逍遥自在地、无欺无诈地与人相处,这样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道家不是教人避世,而是提供一种生存智慧。这智慧可以用形象化的概念来表现:人的性格是方,做人的原则是方;做人不讲原则,规避规则,只圆不方,一味圆滑,那么什么手段都会使出来,社会必因此陷于无序,人必因此活得紧张。人本身是自私的,但老子以“无私”而“成其私”,即以个性与原则的“方”去应对共性与他人的“圆”。道家推崇水,因为水有“善德”,既能藏垢纳污,又能激荡澎湃,清洗净化。人在交际中也当效仿水,学习水,灵活地掌握交际方法,当方则方,当圆则圆,以“处下”的姿态和胸怀处世,实现与人友好相处的理想状态,达到“居善地,心善渊”的最佳境界。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道法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道家主张人应该协助自然发展,而不是自以为是,任意而为。人的精神与自然的统一,表现在顺天行,循天理,合天德,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最高境界——精神自由的境界,同时也是“备于天地之美” 的境界。 揭示自然的奥秘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自然之浑浑,无君子之乾乾。然欲守而立之,终须君子自悟其道,善其身也。——《老子》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也是对自然奥秘的揭示。自然的奥秘包含了一种最大的“道理”,因为它有自己的规律,不会因为人而改变。一个人如果多接触大自然,就会体验到“顺其自然”的快乐。道家的自然观,是要求人们通过欣赏自然,把握什么是“道”。道是“究竟的真实”(最后的真实)o人活在世界上的时间非常短暂,几十年以前没有我,几十年以后也将没有我,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出生,每天都有人离开。那么,到底什么是人生智慧?道家认为,这全是因为我们与道有所接触,得到了启示。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认为,每一个人要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然的声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自然是个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天然——万事万物没有人为因素的那种状态,也就是说自然与人为造作相对。河神曾分不清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一天他跑去问北海神:“请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北海神打一比方说:“牛马本来有四只脚,这就叫自然。用辔头套在马头上,用缰绳穿过牛鼻孔,又在马脚底上钉上铁蹄,这就叫人为。不要用人为的事去毁灭自然,不要用矫揉造作去毁灭天性,不要因贪得去求名声,谨慎地守护着自然之道,这就叫回归到了本来的天性。”落实到人类自身,“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思想。所以,自然又与虚伪相对。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好日子。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勉强同意了。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后来,舜接替了尧位子,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发现鲧办事不力,一气之下就把鲧杀了。可杀了鲧,水还得治,由谁去治呢?舜决定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受命后,他似乎听到大自然中“道”的声音,于是改变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带头挖土、挑土。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没进去探望。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尢阻了。千年后的李冰治水导河,同样分清了“高卑之宜”,懂得“趋自然之势”,他亲到实地考察,来到岷江上游的湔氐县天彭阙,这是“知地理”。为了“辟沫水之害”,还得知道四季、气候引起的水量变化,何时为害,为害时江水量与洪涝现象,这些是“知天文”。李冰主持修都江堰考虑这些因素,是对自然的极大尊重。所谓“依高卑之宜,趋自然之势”,就是顺应自然而“因地制宜”,从而恰当地作了工程地址的选点和采取相适应的工程配套设施,以达到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之目的。“道法自然”的都江堰工程功能不仅是防水患,而且积极的生利、运输、溉田等。都江堰使成都平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发生了崭新的变化,缔造出“蜀千里沃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春水绕蜀城,江村事事幽”的“天府”、“陆海”的农业文明,物阜民丰,文化昌明。这是“道法自然” 的千秋佳作,是接受自然大道理的智慧体现。道家的“自然观”来自哪里?老子、庄子,道家的先哲们在别人忙于事功,各家各派游说天下之时,他们从《周易》中得到启示,观察起身边的事物,“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他们的目光不停留,向更远的方向延伸,然后返回,然后又延伸,于是发现了自然的奥秘,闻见冥冥中一种声音,它说出了整个宇庙间的大道理—— 谁听得懂这个道理,谁就可以按照自然的规律更好地生存。 尊重人的自然属性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庄子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与人是统一的。人虽然是有思维智慧的动物,但不能因为社会化的作用,把人的自然属性完全剥夺。如果人类的生存活动,把人变成工具,互相操纵械斗,那么无疑人在消失自然属性的同时,一个个成为“聪明”的“非人”。P1-3

 道解人生与自然规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