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族文化 > 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3945450
作者:张超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编辑推荐

内涵深邃的传统文化

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


重温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美德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渊源广博并独具一格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越来越淡薄的传统节日味道,越来越疏远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罕见的传统衣着,越来越少用的典故词语,以及渐趋一致的饮食住行习惯,使得传统文化的要素不断走向失落。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让那些行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重新吐绿开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从节日、礼仪、艺术、服饰、字语、饮食以及民居等方面来介绍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以唤起国人的保护意识。

作者简介
张超,研究生学历,文化与艺术研究者,爱好艺术、文学、电影品论及旅行。目前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工作,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文化入门》《中国雕刻文化入门》《中国建筑文化入门》《中国音乐文化入门》《中国戏剧文化入门》《中国收藏知识入门》等。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节日遗失
第一节 人日节3
第二节 天穿节8
第三节 花朝节12
第四节 上巳节18
第五节 寒食节24
第六节 中元节29
第七节 重阳节34
第八节 寒衣节40
第九节 腊八节45
第二章 礼仪渐远
第一节 政治礼59
第二节 结婚礼67
媒体评论

铭记历史渊源

保护传统文化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节日遗失
第一节 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也称“百花生日”、“花神节”、“花神生日”、“挑菜节”、“春会节”、“踏青节”。花朝节的日期各地均有不同。有的地方是二月初二,有的地方是二月十二,还有的地方定在了二月十五。
1.花朝节的起源
花朝节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花朝节,其实是为了纪念百花的诞生,同时也是生殖崇拜的节日,因为远古人们认为“花神是掌管人类生育的神明”。中国古代的农耕、渔猎全靠人力完成,人数越多,才越能显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的愿望都是希望膝下多子多孙。元初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就载有:“二月十五为花朝,《风土记》云:言浙件风俗,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为游赏之时。花朝月夕,市之所常言,月夕乃八月十五日。”《风土记》出自宋人之手,由此可知,花朝是针对八月十五的月夕而言的。花朝、月夕,这是中国岁节中安排最妙的两个节日,由此不难看出人们在此之上花费的巧妙的心思。仲春正是百花齐放的大好时节,在此处安排了一个花朝节,而仲秋天高气爽,月明星稀之时安排了一个月夕节,这其中关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呼之欲出。
很少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定出花的节日的,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可见一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色彩斑斓的灯正好是人们展示自己手工技艺的最好平台。花朝节的活动大都是出游设宴,从唐代开始盛行这种风俗,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赏花的同时觥筹交错,喝酒吟诗,其乐无穷。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一些高雅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关于花朝节的记载,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载“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顾禄在《清嘉录》中写到:“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这个活动和明代作品《太仓州志》中的花果树之俗一脉相传。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洪亮吉在其《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白楼咫尺不得上》一诗中亦有“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这样的诗句。
2.花朝节的文化活动

 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