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修订本)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修订本)

  • 版 次:1
  • 页 数:809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8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0054225
作者:何九盈 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内容简介
中国语言学史就是中国历代语言学家对中国境内的语言不断加深认识的发展历史,通过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渊源、流派,探索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规律,可以促进我国语言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书共分八章,就中国现代语文运动、语法学、音韵学、文言学、汉字学等等一系列与现中代语言学发展史相关的学科作了详尽的阐述。
社会化的内容是双向的。一方面语言学要为社会服务,要走向社会调查语言,要为社会制定语言政策、文字政策;另一方面社会的变革又推动语言学的发展。中国语言学不再只是面向书本,不再只是面向古代,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自生自灭的一门学问,也不再是少数语言爱好者从个人兴趣出发所从事的个人事业。中国语言学家已经自觉地认识到:“语言文字问题是我们社会生活上的基本问题。靠着语言文字,我们才可以营造社会生活。我们对于语言文字,理解得正确不正确,处理得适当不适当,往往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上发生重大的影响。”(《中国语文学会之发起与成立》,见《国文月刊》55期,1947年)民国时代,官方也成立了语言文字的专门研究机构,许多高等学校开设了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课程,个别大学还创办了语言学系,现代语言学家差不多都是大学教师或语言文字研究机关的研究人员。这门学科在半个世纪之内就有如此长足的发展,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这种变革给语言文字学提出了新的任务是密切相关的。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现代语文运动
 概况
 第一节 现代书面汉语的形成
 第二节 现代标准汉语的确立
 第三节 汉语拼音化的发展过程
 第四节 普通语言学的兴起
第二章 语法学
 概况
 第五节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六节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七节 古今语法比较研究
 第八节 文法革新问题
 第九节 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现代语文运动
第一节 现代书面汉语的形成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书面汉语一直以文言为正宗,书面语与口语严重脱节。文言文成为社会变革、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文言退出历史舞台,用现代书面汉语取而代之,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过程。晚清白话文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30年代的大众语运动,对现代书面汉语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现代书面汉语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入发展紧密相关。
19世纪末,随着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出现了书面汉语改革的潮流。站在这个潮流最前面的就是黄遵宪、裘廷梁、陈荣衮等一班维新人物。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人。历官使日参赞、驻美旧金山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他在1887年(光绪十三年)写成的《日本国志·学术志》中就注意到了中国“语言文字之不相合”的弊端。他说:“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他说的“语言与文字”就是指口语和书面语。黄遵宪还赞扬方言白话小说:“若小说家言,更有直用方言以笔之于书者,则语言文字几几乎复合矣。”他虽然还没有正面对文言文进行批判攻击,但已预言中国的书面语言将要发生变化,指出:“乌知夫他日者不更变一文体为适用于今、通行于俗乎者乎?”
  黄遒宪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的言文合一的主张与他的诗歌革新主张是相适应的。他于1868年21岁写的《杂感》诗就表示:
  ……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修订本)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