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虚词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商周虚词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288
  • 字 数:230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1061178
作者:裘燮君 著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古汉语断代语法学专著,断代年限为殷商至春秋。作者对这一时期的古汉语词法、句法作了全面、历史的描写。这种描写,既是国内外语法研究成果全面系统的总结,也渗进了作者本人在先秦语法方面多年研究的成果。研究材料以地下出土文献为主,传世文献为辅。研究方法则包括历史比较语言学法、穷尽性统计法、图表法。
作者简介
裘燮君,1943年生,浙江嵊州市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1979年调入广西河池师专担任古代汉语的教学研究工作,1995年调入江苏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担任古代汉语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商周语法、商周训诂、商周文献等学术方向的研究。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商周代词研究
1.1 从《尚书·商书》看殷方言代词的特点
1.1.1 人称代词
1.1.2 指示代词
1.2 先秦早期文献中“有”字的代词性
1.2.1 代词“有”的用法
1.2.2 代词“有”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商周连词研究
2.1 连词“而”语法功能试析
2.1.1 当前的认识
2.1.2 《马氏文通》的“而”字观
2.1.3 结论
2.2 先秦文献中连词“而”组合的历时分布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商周代词研究
  1.1 从《尚书•商书》看殷方言代词的特点
  对上古汉语代词一般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分析研究:(1)词义,(2)词性,(3)句法功能,(4)数,(5)历史演变,(6)方言差异。周生亚先生在《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一文中,把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划分为三类方言系统:(1)殷方言,以甲骨文、西周金文和《尚书》为代表;(2)洛邑方言,以《诗经》为代表;(3)鲁方言或其他某些北方方言:以《论语》《左传》和《孟子》为代表。关于殷方言,周先生在同文中指出:“从时间上说,上述三种文献(指甲文、西周金文和《尚书》)的时间都较早,除《尚书》某些篇被认为是东周的作品外,其余的都是商和西周时的东西。而商和西周时最有势力的方言无疑是殷方言。”《尚书•商书》(以下简称《商书》)作为殷商时期的文献,在今文《尚书》中虽然只有五篇(包括《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等),却代表了殷方言的正宗。除《微子》等个别篇章的写作年代有阙疑外,一般的史实都较为可信。尤其《盘庚》三篇,范文澜先生说:“《盘庚》三篇是无可怀疑的商朝遗文。”因此,《商书》对于研究殷方言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本文打算根据上述六个方面对《商书》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进行调查,以便进一步认识殷方言代词的使用特点。
 ……

 商周虚词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