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考: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中国经济 > 改革大考: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软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9301248
作者:迟福林出版社:群言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编辑推荐

迟福林潜心三年,倾心力作!关于改革与发展精华论断。

以“改革”为核心,将中国经济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与问题一一点破,提供独到见解。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看迟福林深度解读当今中国迫切、亟待解决之问题。

 

相关推荐:解码“供给侧改革”:20162020中国经济大趋势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参事室等经济智囊权威解读*、*经常提及的“供给侧改革”。政、企、商破解经济困境必读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迟福林关于“十三五”关于中国经济走势的文集的集合,涉及改革、转型等诸多问题,文章多见于《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等报刊、网站,他的文章与建言多次被中央领导采纳,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极具指导意义。本书是迟福林近几年来个人文章的首次集结出版,从这个角度讲,也很具有市场价值。
作者简介

     迟福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的特聘教授。

     多年致力于经济转轨理论与实践研究,围绕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在政府转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上述研究领域,共出版中英文专著四十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八百余篇,形成研究报告七十余部,提交了大量政策建议报告,在决策和实践层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研究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 ,2015年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大考
“十三五”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5年: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在2020;决胜全面小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节点在2020;以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窗口期在2020。适应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是面向2020年的历史大考。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大考 3
转型中国的历史性抉择 20
大转型时代的全面改革 44
全面深化改革的务实行动 56
建设法治化市场经济 59
走向法治中国的行动纲领 65
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建议 71
赢在转折点——“十三五”: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 74
前  言
      当前,我国转型发展的特点突出: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结构调整的风险与矛盾叠加;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的特定背景下,需要加快推进以经济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加大有效的制度供给,实现经济转型的实质性突破,释放转型发展的巨大红利。前不久,群言出版社提出要把我近两年的相关论文汇集成册出版。按照出版社的要求,我以《改革大考》为主题,将2014-2016年4月间的相关文章汇集成书。全书由八个篇章构成:第一编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大考;第二编“十三五”:经济转型大趋势;第三编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第四编以经济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第五编全面激发企业活力的制度安排;第六编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第七编以监管变革为重点的政府改革;第八编全面深化改革仍需解放思想。本书在编辑中只对原稿做了个别文字的修改。一些文章在内容上难免有重复之处,敬请读者谅解。我的同事陈所华、张飞、李许卡、杨天英、陈薇等参与了本书的选编工作;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群言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迟福林2016年5月10日
媒体评论
    迟福林不可多得的文章精选,全面解读中国经济前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大转型时代的全面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和正在经历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大转型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30多年时间,它的历史成就是使我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二次大转型是从经济体制改革过渡到全面改革,即以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全面改革进程。这次大转型时代的主要目标是使我国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并从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与第一次大转型相比,第二次大转型更具复杂性、深刻性和紧迫性。当前,第二次大转型已拉开序幕,这是一个更具历史意义的大转型。未来几年我国将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把握大转型时代的发展大趋势,需要客观分析判断当前乃至未来一个时期的突出特点,立足现实,突出全面改革在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治理转型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大转型时代的突出特点
  与以往相比,未来几年我国无论是增长,还是转型、改革都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其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为此,把握大转型时代的发展大趋势,需要客观分析判断当前乃至未来一个时期的突出特点。
  1. 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增长与转型直接依赖改革的突破。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下,当前增长问题突出反映为转型问题、改革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经济增长由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到7%左右的中速增长不仅是周期性的问题,更是结构性问题,需要加快转型,需要全面改革。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由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增长向新常态的转换不可避免,并且经历几年的时间。1960年以来,成功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四个经济体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经济增速平均从8.3%降到4.5%,增速换挡几乎持续到高收入阶段才基本稳定下来。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形成,需要建立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上,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考虑到我国长期采取的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有固化的趋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难度较之上述四个经济体不会更小。
  2010年从两位数的增速下降开始,我国7%左右经济增速的新常态形成并稳定下来,大致需要3~5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未来3~5年如果没有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实质性转换,不仅7%左右的经济增长新常态难以真正形成,仍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速大幅回落,并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经济风险甚至经济危机。处理好增长、转型、改革的内在关系,不仅对短期增长至关重要,而且对中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并由此使我国用10~15年的时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改革大考:经济转型与结构性改革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