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视角下乡村景观吸引力理论与实证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理论与实务 > 旅游视角下乡村景观吸引力理论与实证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372567
作者:郑文俊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旅游管理学和风景园林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基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宏观背景,从旅游视角系统研究了乡村景观吸引力的产生机制、系统结构、评价体系和提升路径。选择西南地区典型民族旅游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法等数学方法和景观空间格局及景观意象分析等技术手段,重点进行乡村景观吸引力综合评价,并深入阐述了乡村景观吸引力的旅游提升路径。
  本书可供旅游管理、风景园林、人文地理、休闲农业、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目  录
前言
理论篇
1 绪论
1.1 乡村景观开发背景
1.2 乡村景观吸引力概念
1.3 乡村景观吸引力理论基础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基本研究方法
2 乡村景观吸引力产生机制
2.1 乡村景观基本特征
2.2 乡村景观美学表现
2.3 旅游者乡村旅游动机
2.4 乡村景观吸引力产生机制
3 乡村景观吸引力系统结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 绪  论 

  乡村景观开发与保护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和景观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和城镇化进程对传统乡村景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乡村景观的生态和美学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未能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 在此背景下。 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深化乡村景观开发和乡村旅游的理论与方法。 也有利于传统乡村景观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 本章首先介绍乡村景观开发背景。 然后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解读。 最后提出研究技术路线与基本研究方法。 

  1.1 乡村景观开发背景 

  1.1.1 新农村建设与“新桃源” 陷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 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 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 提高了农村社会道德风尚。 改善了农村社会环境。 为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国土资源部提出2009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万村整治” 示范工程。 实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 重点抓好1000 个国家级示范点。 9000 个省级整治示范工程建设。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落英缤纷、阡陌交通曾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 的美景。 也是中国农业时代的理想农村。 现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稍有不慎却将落入“新桃源” 的陷阱之中(俞孔坚。 2006a)。 成千上万来自城市的规划师带着他们描绘的“美丽蓝图” 奔向无数的乡村。 成千上万个城市边缘和远郊的传统乡村聚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可能给五千年的中国乡村大地的生态和乡土遗产景观带来不可逆的“破坏性建设” (俞孔坚。 2006b)。 首先是以建设新农村名义进行的拦河筑坝、河道渠化与硬化以及不慎重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已给乡村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了破坏。 其次。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乡村与城镇同质化导致了乡土文化遗产景观的破损。 草根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遭到破坏。 有些地区把新农村建设错误地理解为新村建设。 求新求洋。 盲目跟风。 生搬硬套外地模式。 造成乡村、民族、地域特色的丧失。 有些地区开展大规模村容整治。 使一些古村落原

  ……


 旅游视角下乡村景观吸引力理论与实证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