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教程(3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机械原理教程(3版)

  • 版 次:3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1235812
作者:张伟社 主编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机械原理教程(第3版)》由15章及附录组成,主要介绍了平面机构的分析(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方法、常用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及运动设计方法、机械的动力学设计(平衡设计、飞轮设计、提高机械效率的机构参数设计)方法、机械系统(执行系统、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方法以及方案评价的方法,简要地介绍了其他常用机构、空间机构以及各种原理综合机构的特点及应用。附录1给出了课程设计的内容、目的及示例,附录2给出了多种类型的课程设计题目,附录3给出了与《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机械原理教程(第3版)》配套的计算机辅助机构设计与分析软件说明。除绪论外,各章均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对象
1.2 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内容
1.3 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

第2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1 机构的组成
2.2 机构运动简图
2.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4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
2.5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习题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必须说明一点,当从动件为滚子接触时,凸轮的基圆仍然指的是其理论轮廓的基圆,即凸轮的基圆是以理论轮廓最小半径所画的圆。显然,凸轮实际轮廓的最小半径等于凸轮基圆半径减去或加上滚子的半径。 

  (3)平底接触形式。当从动件的端部是平底形式时,其轮廓求法类似于上述滚子接触形式。如图7—22所示,首先取从动件上一个固定点B。当作从动件的尖顶,依照上述方法求出凸轮理论轮廓上的一系列点B1、B2、B3、…,然后过这些点画直线,分别垂直于从动件反转后各对一应的导路线,这些直线代表着从动件反转时,其平底相对凸轮的一系列位置。最后,作这些直线的内包络线,即为凸轮的实际轮廓。另外由图上可看出,平底上与实际轮廓的接触点(即切点)随从动件位于不同反转位置而改变,从图上可以找到左右两侧距导路最远(见图7—22所标出的b’和b”)的两个切点。为了保证在所有位置上平底都能与轮廓相切,平底左右两侧的长度必须分别大于同侧最远切点的距离(b’和b”)。 

  综合上述三种接触形式的凸轮轮廓画法,其基本概念和方法是相同的,即反转法。反转法的关键是掌握凸轮和从动件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根据画图过程可以看出下列两点: 

  (1)尖顶从动件的凸轮轮廓绘制是最基本的方法。 

  (2)反转法绘制凸轮轮廓时,包括两个主要步骤:首先是反转从动件,再根据从动件的位移规律求出它相对于凸轮的一系列位置;最后再根据从动件与凸轮的接触形式画出凸轮的实际轮廓。 

  2.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摆动从动件的凸轮机构也是一种常用的类型。下面以最基本的尖顶接触形式为例,说明这种凸轮轮廓的绘制方法。 

  如图7—23所示是尖顶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凸轮基圆半径rO、凸轮与摆杆的中心距lOA、摆杆长度lAB,当凸轮逆时针方向回转时,推动从动件顺时针方向向外摆动,并给出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如图7—23(b)所示,其纵坐标的高度既可以表示从动件的摆角(),也可以表示从动件尖顶的弧线位移。这种凸轮轮廓的绘制步骤如下: 

  (1)选定合适的比例尺,根据给定的lAO定出O、A。的位置。以O为圆心,rO为半径画出基圆,以AO为圆心,lAB为半径画圆弧,两者交于点BO(G)(如果要求从动件推程是顺时针方向摆动时,则应取两者在OA。下边的交点,图7—23中未画出),从而定出从动件尖顶的起始位置。

  ……


 机械原理教程(3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