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闻香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7401576
作者:叶岚 著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内容简介
小野语吕夫人的香料谋杀案发挥了一个很有趣的作用,开始读到它的时候,我简直不相信这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作品,因为它的感觉太现代,或者说,它里面关于香精的描写太像现代一些芳香疗法的书籍了,它完全不同予传统中国或日本的香道给人的印象,颠覆了我以前对香的认识刻板的地域流派印象,它使我联想到发源于古埃及的芳香植物的应用,这个想法让我自己也感到震惊,然而也正是这一想法,使得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用香的历史在我的.脑海中像一块早已沉入海中的大陆重新浮现于水面……
作者简介
叶岚   成都人,从事佛教相关文化策划工作,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中国香文化复兴的先行者之一,同时,也是四川雅龙雅拉品牌藏香的创立者,现创办山风禅文化工作室,致力于包括香道在内的禅文化的整理、交流和推广工作。曾发表《焚香与修道浅谈》、《读诗解香》等等。
目  录
香之道
香道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前香道时期
香道的形成
后香道时期
小结
香道在日本的传承和发展
奈良(710~794)、天平时代
平安时代(794~1192)
镰仓时代(1192~1333)
室町(1333~1467)、东山时代
战国(1467~1573)、安土桃山(1573~1603)时代
江户时代(1603~1867)
近现代刀
媒体评论
香有十德:感格鬼神,清静身心,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宋)黄庭坚 香味比声音和景象更能拨动你的心弦。 ——(英)吉卜林 四株巨树之问,有一两人合抱的大香炉置于两张桌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香道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前香道时期
汉朝
中东和南亚地区盛产各种香料,从汉代起,特别是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中外文化空前的大交融。随着中国和西域、南洋贸易往来的增多,异国香料和印度、波斯、阿拉伯、欧洲等各地的香文化传人中国。汉朝时乐府诗云:“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毹、■■、五木香、迷迭、艾纳及都梁。”氍毹为毛毯,后面四种皆是香药。班固给其弟班超的书信说:“窦侍中令载杂丝七百尺,市月氏马、苏合香。”可见当时香药是丝绸之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汉朝的王公贵族们迷恋各种香料,用这些新奇香料焚香、香身、香口、熏衣等,争奇斗艳,炫耀财富。《汉宫典制》规定,上朝必须佩香:“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蔡质《汉宫仪》中有“含鸡舌香伏奏事”,后来“含鸡舌香”、“含香”甚至成为在朝为官的代指,王维的《重酬苑中郎》中“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也就不难理解了。《汉宫仪》中还有关于尚书郎熏衣的定制,当时有专门用来香熏烘烤衣被的曝衣楼,一首描写宫女通宵紧张熏衣的古宫词写道:“西风太液月如钩,不住添香折翠裘。烧尽两行红蜡烛,一宵人在曝衣楼。”《香谱》载:“金日禅入侍,欲衣服香洁,自合一香带之,武帝果悦。”《赵飞燕外传》记载,赵飞燕浴五蕴七香汤。《太平御览》载有东汉秦嘉给妻子的书信:“令种好香四种,各一斤,可以去秽”,“今奉麝香一斤,可以辟恶气”。麝香一斤在今天看来也许令人咂舌,但总的来说,香药在当时也是非常珍贵的,明德马皇后为树立节俭之风,就曾说过:“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着帛布,无香熏之饰者,欲身率下也。”(《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
魏昔南北朝

 闻香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