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 版 次:1
  • 页 数:217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1271393
作者:黄侯兴 主编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编辑推荐
本教材阐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发展概况,以史为线索,着重分析重要作家的重点作品。内容充实,立论公允,文字简约,适用于文科类、艺术类院校使用。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体现以阐述历史(含文学史)为线索,着重分析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原则,做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全书除“绪论”、“结束语”外,共分四编,二十四章。阐述历史背景和文学论争仅占三章又二节,其余均为作家作品分析,应该说基本上体现了上述编写主旨。在教材“编写体例”中,本书还提出“对于历史事件的阐述及作家作品的分析,遵循现代文学研究界历来公认的、成熟的观点;对于新时期以来一些论著提出的‘新观点’,不宜引入本教材”。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教材的科学性与严肃性。此外,本教材在“结束语”后,附一份“必读书目”,供学生课外阅读时参考。
  本书分期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简史,以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为经,以代表著作为纬,着重分析重要作家的重点作品。内容充实,文字简约,是高校中文专业及文学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教材,适用于文科类、艺术类院校使用。
目  录
绪论
第一编 (1917—1927)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发展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内容与历史意义
第二节 对复古派的斗争与统一战线的分化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的蜂起与文学创作的倾向
第二章 鲁迅(上)
第一节 《呐喊》、《彷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第二节 阿Q:不朽的文学典型
第三节 前期的杂文和散文
第三章 郭沫若
第一节 《女神》:开一代诗风
第二节 《星空》、《前茅》、《恢复》等诗集
第三节 《三个叛逆的女性》与自叙传小说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发展
  重点提示:文学革命的基本内容和“五四”时期文学社团的情况。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内容与历史意义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在中国的统治,思想文化领域封建王朝大一统的垄断格局已经瓦解,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帝国列强无暇顾及中国,这些都给中国思想文化界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为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多元的外来文化的涌人,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辛亥革命后甚嚣尘上的“尊孔读经”的逆流,又促使这群立志于思想启蒙的知识分子《新青年》封面对传统进行反思,义无反顾地回击这股复古逆流。在这一群体中,《新青年》主要成员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急先锋。
《新青年》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第1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时袁世凯正表演复辟帝制的丑剧,鼓吹尊孔读经,利用孔子学说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新青年》创刊适时地发表了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退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等六点主张。该文还阐明了“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是现代社会进化的必然趋势。这些议论,初显了《新青年》放眼世界、倡导人权平等、民主进取的反对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化的宗旨。……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