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与大国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伟人与大国

  • 版 次:1
  • 页 数:374
  • 字 数:278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4324533
作者:(德)施密特 著,梅兆荣,罗国文,王熙敬 译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5月 
编辑推荐
  德国前总理与中美苏三大国伟人们的内幕谈话纪实,20世纪末国际风云录。
中国所从事的改革,就其复杂性来说,远远超过了当年路德维希·艾哈德那种政治家的伟业。
大多数美国人,甚至大多数美国政治家——对世界的认识犹如坐井观天,仅仅局限于他们自己的国土……在判断和对待其他国家的利益时,往往表现得幼稚可笑。
苏联领导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易受伤害……他们不理解,过分膨胀自己的安全体系,必然会引起西方邻国的恐惧。
日本首先是在邻国缺少朋友。他们很想有朋友,但不懂得如何去赢得朋友。他们以不理解的态度对待邻国的怀疑。
               ——赫尔穆特·施密特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施密特从政期间,特别是就任德国总理八年中,与苏联、美国、中国三大国领导人会晤的回忆录。
  上个世纪后半期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东西方关系发生深刻而微妙的变化,经历了缓和、僵持、对抗等几个阶段。作为当时西方世界最强有力的人物之一,施密特在这一系列变化中运筹帷幄、纵横捭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精辟解析了大国伟人们鲜为人知的言论,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一部难得的国际风云录。
作者简介
赫尔穆特·施密特,德国前总理,德国和世界政坛备受尊重的前辈政治家。 施密特1975年应周恩来之邀来到中国,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见过面的德国总理。他从政期间,积极促成德国与中国的建交。 在西方世界,施密特被认为是在经济政
目  录
新版前言
作者中文版序言
译者的话
德文版前言
第一部分 同俄国人相处
 俄-苏连续性
 苏联的战略和德国的利益
 第一次访问勃列日涅夫
 中间插曲
 勃列日涅夫在朗根霍恩
 政治局修正了自己
 老年体制的崩溃
 戈尔巴乔夫推行根本性改革
 裁减军备——一个历史性机会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部分 同俄国人相处
1973年5月,我在联邦总理勃兰特当时的官邸第一次同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见面。这是一个感情容易冲动而同时又善于政治谋算的大俄罗斯人,和一个虽然头脑冷静但又并非毫无情感的北德意志人之问建立一种非常特殊的个人关系的开端。当时,勃兰特举行一个小范围的非正式晚宴,只有10至12个人参加。由于勃兰特和勃列日涅夫以及双方外长谢尔和葛罗米柯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多次见过面,这次谈话进行得比较轻松并且是非正式的,尽管谈话是断断续续的,因为要逐段进行翻译而不得不一再打断。逐段翻译,不可避免地要中途停顿,使人有时间仔细整理自己的思想。这使谈话失去自发性,但却增强了明确性。
在晚宴进行过程中,勃列日涅夫情不自禁地做了一番独白,诉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人民遭受的苦难。他是故意这样做的,还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我至今没有弄清楚。他谈到,特别是在乌克兰,人们所受的痛苦是无法形容的,当时他在那里担任第18军的少将衔政委。勃列日涅夫越说越激动,他动人地描绘起遭受损失的许多新的细节、战争的恐怖以及德国人犯下的违反国际法的罪行,他不断地把这些德国人称之为“法西斯大兵”或“法西斯入侵者”。
我也经历了这场战争。我明白,他是多么有道理。我也明白,他这样讲是有根据的,尽管他在一些地方有意夸大其词。维利·勃兰特和在场的其他德国人一定有类似的感触,因为我们大家都满怀敬意地倾听他的长时间的诉说。我们看得很清楚,他的用意是使东道主感觉到这个巨大的转折,感觉到他和俄国人为了决心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合作,为了签署莫斯科放弃武力条约和四国柏林协定,以及为了到波恩来访问昔日的敌人,作了多大的自我克制。
当勃列日涅夫在作这种描绘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战争年代,这是30多年前的事了。我回忆起塞契夫卡村燃烧时散发出来的气味和道路两旁的尸体,我所在的防空营曾不时地接到命令,用两厘米口径的高射炮射击一些村庄,使之起火,以便把躲在村子里的敌对的抵抗战士驱赶出来。我记得,有一次当我在后方的一个后勤供应基地看到一卡车俘虏所受的非人待遇时,我是多么的不理解和惊愕。我也回忆起上级关于处置政委的命令,虽然我们不一定亲自看到这一命令执行的情况,但对这项命令将被执行,即被俘的政委将被枪决这一点,我们是知道的。我想起了当时我们都害怕同被俘的俄国士兵接触,我重又想起了,1941年入冬以后,我们不得不到房子里寻找地方睡觉——德国人睡地铺,俄国人睡火炕——当时德国士兵和俄国老百姓都相互害怕对方。我忆起了当时我们自己的惊恐情景,忆起了一位下腹部受重伤的战友临死前令人惊恐的可怕的叫喊声。从遗忘中重新唤起了我当年失魂落魄的恐惧:1941年12月,我们在克林附近被切断和包围,面临被俘的危险。勃列日涅夫说得对:战争是可怕的,是我们德国人把这场战争引入到他的国家。
书摘插画
插图

 伟人与大国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