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危局:中国汽车产业的关键时刻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 盛世危局:中国汽车产业的关键时刻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325518
作者:《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社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编辑推荐

     现在,必须停下来真正反思,问一问自己,中国汽车产业现在在哪里?要往哪里去?应该怎么去? 《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编著的《盛世危局》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终极容量、影响中国汽车的巨头动向、合资与自主意义的严肃反思、中国电动车领域的未来发展、中国汽车的设计困境以及未来营销的走向进行了独到阐释,旨在搭建一个思考平台,引领每一个汽车产业相关人士都能从实践的角度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思考,探索中国民族汽车产业在关键时刻的前行方向。 本书集精彩的调查报道和独立的理性观察于一体,以汽车业巨头专访为主线,以故事化的笔触展开全文,深刻揭示主题,是汽车产业管理者、汽车产业研究者,以及汽车产业未来走势关注者的必读书籍。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终极容量、影响中国汽车的巨头动向、合资与自主意义的严肃反思、中国电动车领域的未来发展、中国汽车的设计困境以及未来营销的走向进行了独到阐释,旨在搭建一个思考平台,引领每一个汽车产业相关人士都能从实践的角度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思考,探索中国民族汽车产业在关键时刻的前行方向。
  本书集精彩的调查报道和独立的理性观察于一体,以汽车业巨头专访为主线,以故事化的笔触展开全文,深刻揭示主题,是汽车产业管理者、汽车产业研究者,以及汽车产业未来走势关注者的必读书籍。

作者简介

《汽车商业评论》杂志,是一家以严肃、庄重的态度进行报道与评论的高端商业媒体。它凭借全球视野、专业手段、高端品位,已经成为中国汽车界的意见领袖。它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前进为己任,努力成为汽车业内人士分享商业智慧的高级交流平台。
网站:www.inabr.com       反馈:abrmag@126.com
 贾可,实名余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先后在工人日报社、《环球企业家》杂志工作,曾获中国新闻奖特等奖。2000年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2006年先后创办《新汽车》杂志、《汽车商业评论》杂志,2010年创办《汽车消费报告》杂志。现为《汽车商业评论》杂志、《汽车消费报告》杂志总编辑,著有《中国汽车调查》等书。

目  录
序一  中国汽车的关键时刻
序二  政策不能坐过山车
序三  三问中国汽车
第一章  问顶
  1.1  哪里是增长极限
  1.2  黑暗与阳光
  1.3  2500万也难
  1.4  不必要的忧虑
  1.5  压不住的渴望
第二章  思考巨头
  2.11  李书福|能做的都已做到
  2.12  左延安|若有若无的门槛
  2.13  谭旭光|舍我其谁的信念
  2.14  魏建军|后起之秀脚踏实地
  2.15  王传福|更大冰山袭来
  2.16  祁玉民|敢问路在何方
  2.17  汤玉祥|枭雄就是枭雄
  2.18  尹明善|赚快钱的一个思路
  2.19  鲁冠球|追求十年一贯制
  2.20  庞青年|绝对的自信者
  2.21  景柱|依然是个潜行者
  2.22  张秀根|开始二次创业
第三章  摇摆电动车
  3.1  盛宴与剩宴
  3.2  电动车?不!是互动车
  3.3  破除弯道超车迷雾
  3.4  平台共享与电动车突破
  3.5  警惕电动车沉默的声音
  3.6  开电动车的人
第四章  合资自主真伪考
  4.1  另一条自主道路
  4.2  亮剑杀血路
  4.3  狠角色
  4.4  “野心太早说出来,会被人笑话”
  4.5  “就好像读书升级一样”
  4.6  反思合资意义
  4.7  合资自主真伪考
  4.8  纠偏
第五章  营销未来几步
  5.1  可预见未来与营销对策
  5.2  不确定的未来
  5.3  北京故事
  5.4  狼入青岛之后
  5.5  混沌未开的特力马
第六章  汽车设计之困与启蒙
  6.1  设计之困
  6.2  他的困惑与烦恼
  6.3  谁的转折时刻
  6.4  造型设计观启蒙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序一
中国汽车的关键时刻 徐留平|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
我认为中国汽车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套用一句老话,我们可能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可能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赶上了中国汽车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我们又处在最坏的时期。汽车业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和管理密集型行业,世界汽车工业已走过一百年的历史,中国汽车工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真正意义上只有十年时间,先行者已把这块地盘占得差不多了,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原来有一批是国家布局的,后来有一批是合资的,然后有一批是自主的,最近又出现了新格局,合资企业也要搞自主品牌。
全球没有哪一个市场,能像中国这样竞争得如此激烈。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当地的自主品牌,在其本土已经牢牢扎稳了根基。中国汽车品牌在中国所占的份额虽然这几年有所上升,2011年却有所下滑。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及在与那些积累了百年技术、资源、管理和经验的企业竞争当中,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难度很大。
汽车产业的未来仍面临一些不甚明朗的问题,比如汽车业会不会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在节能环保政策下,新能源汽车在跨国公司和自主品牌里权衡和较量,究竟是好,还是坏?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我们正处在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时刻。
对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近十年的发展,我们要看到它的成绩和进步,不能妄自菲薄。因为我们这十年走过的历史,可能是西方发达国家花了上百年走过的历史,我们应该为自己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而骄傲,这也是我们面向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基础。这十年无论是技术进步,无论是品牌的树立,无论是对汽车产业的认知,还是我们一系列资源的积累,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同时,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或者是汽车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自主品牌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良性互动,能够取得发展。虽然去年(2010年)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是31%,今年会低一点到28%左右,但这种振荡是正常的。如果照着过去十年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自主品牌有希望,而且是大有机会的。否则,当年日本就不要制造汽车了,美国跟欧洲比就不要制造汽车了,韩国也不要制造汽车了。
首先我们要有信心,发展的机会绝对大于危险。但是也要看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引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是众多国际品牌,不是自主品牌。我曾经形容中国在汽车市场当主人是有的,但不是主角,这个舞台的主角是别人在演。

 盛世危局:中国汽车产业的关键时刻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