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马蹄(隐藏在民国报刊资料中的鲜为人知的民国人物掌故、轶闻,为读者重拾失去的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秋水马蹄(隐藏在民国报刊资料中的鲜为人知的民国人物掌故、轶闻,为读者重拾失去的记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3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5506562
作者:黄恽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编辑推荐

  民国钩沉:掌故轶闻,名人时事,兴衰巨变,精彩纷呈。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历年来阅读民国报刊资料挖掘出来的鲜为人知的民国人物掌故轶闻的结集。为读者重拾失去的记忆,以独有的眼光评衡过去的人事,是此集*读者关注之点。作者长期致力于江浙一带文化历史,风土人物的钩沉发掘,对于民国时期各个方面的掌故,十分熟悉。本书涉及的主要有当地藏书家的遭遇,一些知名文化人如钱基博、钱锺书父子,作家如周瘦鹃、张爱玲等的轶事,苏州城建发展史的几个段落,等等,很可一读。这种浮光掠影式的文字,恰可在读者面前勾画一个逝去的时代的流风雅韵。

作者简介

  作家,著有《蠹痕散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古香异色》(海豚出版社,2012年)。

目  录

沦陷时期苏州藏书家情况散札
章太炎与郑伟业
苏州大公园纪事
1931年:苏州的假陈公博事件
钱基博与章太炎的两次见面
钱基博自蹈轻薄
钱锺书的《冷屋随笔》
钱锺英谈“林纾的翻译”
杨荫榆大战王骏声
木渎石家饭店三题
清代的苏州澡堂
苏州藏书家许博明
余庄风急 石湖浪高
前  言

“秋水”与“马蹄”乃是《庄子》的篇名,古人以秋水马蹄并称,有“秋水马蹄大文章”之说,誉为天下之至文。我不揣冒昧,以秋水马蹄名集,一方面对庄子阅世衡人标准和角度,自以为别有会心,即远离于世俗的价值判断,回归人性的本原,拙集大抵能够做到;一方面则并非自夸说这里的文章都是秋水马蹄般的大文,乃寓向慕之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从心底里深深地向往一下,可以么?
更重要的是,我出生于秋季,生肖偏又是马,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秋水马蹄命集,也颇合适。

黄恽序于2012/8/24

媒体评论

  写掌故的文章,除了上述“新”和“信”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否有意思。所谓的有意思,并不只是指有趣,而是指有内容、有价值。好的掌故不能仅仅只是故事,而是要让读者能从故事中看到其他的一些东西。掌故者,过去的故事也,但并不是所有的过去的人事都值得说,这里有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选择说什么或不说什么,事实上包含的是作者的见识和学养。
  ——郑焉乾 《看一本有“古香”的书》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沦陷时期苏州藏书家情况散札
  民国时期的苏州,一直是前清遗老遗少聚居地(另有大连、天津和上海),还是很多民国官吏的度假胜地。这里旧书丛集,书店众多,郑振铎、阿英、黄裳等人写过很多在苏州淘书的文章,苏州仿佛就是嫏嬛福地一般,造就了遍地大小藏书家。然而,战争一来,在苏州,法纪成了真空,藏书家们逃散一空,他们家里深扃秘藏的千万卷藏书,一下子就变成了无主的长物,面临着在劫难逃的命运。
  苏州沦陷(1937年11月19日至日本投降、 抗战胜利)时期,苏州名门富室一开始就闻风逃避一空,他们选择的路径基本上有三种:一是逃往上海租界;二是躲避在穷乡僻壤的山野乡间,如太湖之滨的东西山、光福等地,以作观望,再定行止;三是随南京政府迁往武汉、重庆等地。就拿苏州著名士绅张一麐来说,当1932年初淞沪抗战时,他跟李根源高喊组建老子军上前线抗战,固然是为激励军心民心,唱唱高调的,但这时也觉时过境迁,已经不合时宜,不再高调,加入了逃难的人群,先到穹窿山一带躲避了起来。这些人一开始都没作长期打算,所以,家里的财物及藏书,除了珍贵精华部分会随身携带,条件好点的,家里会有暗室、地窖收藏金银细软、房租地契、文玩书画,其他都只是就地放置。
  当然,书籍永远不是莠民(地痞流氓,缺乏道德约束的贫苦百姓)和侵略者首选的劫掠品。对于侵略者来说,当地的物资、金钱才是最要紧的,对于莠民来说,金钱、食物、日常用品,才是他们最想获得的改善自我生活的必需。因此,藏书家藏书的流散,有以下的特征:因为战争连同房屋一同被烧毁;作为难民的引火之物被焚毁;被穷人拿去做物品的包装;书箱书橱被抢,书籍四散。
  等到混乱一过,重建秩序后,书籍才会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商品。就拿沦陷后的苏州来说,“大民会”(有些地方是维持会)成立之后,人民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劫余的书籍又一次成为了市面上买卖的商品。富户们经过离乱的波荡,家里的藏书才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这种“洗牌”,则有这样的特征:无主之家,书贩诱使莠民窃盗,或干脆自己下手;有仆人看守之家,仆人出卖主人藏书以维持断绝接济的生活;藏书家去世或去了大后方,家人为维持生活一售了之。
  据1939年11月21日《苏州新报》说:“苏垣事变时,房屋财产之损失,一时固无从估计,物质耗丧,虽曰为战时不可避免之牺牲,但徐图恢复,犹不难返璞归真。厥最可惜者,无若古版书籍,暴徒劫持,莫知其为可贵,遣散市廛,以作包裹物食者有之,投诸字簏,与废纸同归于炉者亦有之,诚文化界一大浩劫。”

 秋水马蹄(隐藏在民国报刊资料中的鲜为人知的民国人物掌故、轶闻,为读者重拾失去的记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