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札记——面向公众的文化遗产研究随笔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国保札记——面向公众的文化遗产研究随笔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6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345882
作者:滕磊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随笔的写作风格,从公众的视角把自己的所学所知通俗地作一介绍,通过这本书,通过“国保”反映出我国的文物保护现状,借此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文物事业。

 
内容简介
《国保札记:面向公众的文化遗产研究随笔》以作者亲身研究走访的国保单位为写作对象,系统而生动地介绍了百余处国保单位的前缘与今世。书中附有大量作者拍摄的国保单位照片,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学术及科普价值。
作者简介
滕磊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研究馆员。祖籍江苏睢宁,200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城市学院讲师,现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西域圣火》、《中国古窑的故事》,文章《都兰吐蕃一号墓》(《都兰吐蕃墓》)、《关于在华祆祠的几点认识》、《中国祆教艺术中的犬神形象》、《扎塘寺价值评估与针对性保护构想》等,并在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一百余篇,累计数十万字。
目  录
代序 黄景略
自序
综合篇
“国保”的诞生
首批“国保”180处
2348还是2352
“国保”风雨五十年
专题篇
梁思成与中国早期木构建筑
季羡林与“国保”二三事
“国保”文物看道教
古桥奇葩
跨越时空清宫过大年
百年辛亥话“国保”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国保”的诞生
“国保”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简称,指的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均属于不可移动文物。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共计180处“国保”。在积贫积弱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为什么要公布“国保”,出于什么考虑?这还要从新中国成立前说起……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时,为保护城内的众多文物尽可能免受战火破坏,毛泽东主席急电在前线作战的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人,要求注意保护清华、燕京等学校及名胜古迹等[1]。为此,前线指挥部特请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提供一个需要保护的文物建筑简目,梁先生根据营造学社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调查和研究情况,编撰了《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共登录古建筑450余处[2]。解放军用这份《简目》作为攻城的文物保护手册,当然最后的结果皆大欢喜,北京和平解放,文物完好无损。尽管这份《简目》没有派上用途,但是却为后来的文物摸家底和公布“国保”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各地面临着恢复生产和城市建设、改造等问题,它们与文物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为此,1950年5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令颁布了《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明令“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及各省市人民政府,应调查所辖境内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公共或私人所有之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予以保护,并呈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登记”。同年7月,文化部文物局还组织了雁北文物勘查团,对山西广武汉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出版了《雁北文物勘察团报告》一书。郑振铎为该书作序,强调要重视文物的保护、调查和研究工作[3]。1953年,北京市曾召开过一个会议,与会人员就某些文物该不该保护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郑振铎表态说:“要把北京有价值的文物进行彻底调查,调查清楚再来讨论保护的问题。”新中国史上第一次文物普查摸家底的工作自此从北京开始,逐渐发展到全国。
1956年4月2日,国务院在《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了文物普查和建立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对历史和革命文物遗迹进行普查调查工作……分批分期地由文化部报告国务院批准,置于国家保护之列”。经过普查以后,由相关省市相继公布了大约5572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也为“国保

 国保札记——面向公众的文化遗产研究随笔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