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2211884
作者:郑晓齐,王绽蕊 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内容简介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在梳理中外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历史演变、类型模式、逻辑基础等的基础上,重点对"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科研创新团队以及国家实验室等新型基层学术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案例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基层学术组织及其治理制度是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有效的基层学术组织制度是当前我国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大学学术生产率的必要环节。自20世纪末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急剧变革,以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大型基层学术组织和以创新科研团队为代表的小型基层学术组织成为改革的亮点和焦点。
作者简介
郑晓齐,男,1958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工程院一北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等职,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
目  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思路
  1.1.1 大学组织制度的内涵
  1.1.2 研究思路
 1.2 研究综述
  1.2.1 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一般研究
  1.2.2 科技创新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
  1.2.3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1.2.4 国家实验室委托代理治理结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实证研究方法
  1.3.3 比较法
  1.3.4 案例分析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导论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对于这一点,所有了解现代大学的人几乎都不陌生,不管他是一个研究高等教育的专家,还是在大学工作的教学科研或管理人员,抑或是一个关心大学发展的政治家、企业家甚至家庭主妇。这表明现代大学理念的传播的确非常迅速而成功。要知道,从现代大学诞生以来一直到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成立,通过教学活动传授知识都是它们唯一的职能。让现代大学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是德国教育家洪堡的功劳。他于1810年建立的柏林大学同时设立“讲座”与“研究所”两种基层学术组织,将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使大学不再仅仅是高级人才培养机构,也成为知识创新中心。对大学的这种革新不仅使得德国成为重要的科学中心,诺贝尔奖纷纷落户德国大学,也促进了德国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其迅速赶上甚至超过了英国、法国等先发现代化国家。南北战争之后,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为美国大学学习德国模式、发展大学的科研职能提供了良好契机。以1876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为起点,美国大学的科研职能迅速发展。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老牌殖民地学院转型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同时,还新建了一批活力十足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如芝加哥大学。这些大学一方面效仿德国大学重视大学的科研职能和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却没有完全照搬德国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美国大学将德国大学模式本土化的改革十分成功。在整个20世纪,美国大学获得的诺贝尔奖总数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研究型大学是美国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是美国智慧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发明。这一点有些时候会受到那些主张大学应该实施精英教育和“纯科学”研究的高等教育专家的抵制,但这一理念的正面影响远远大于其负面影响。美国大学常常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最为重要的使命,而不是将自己视为遗世独立的“象牙塔”,和这一理念的传播是不无关系的。
  ……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