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听大师讲心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听大师讲心经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1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29031091
作者:杨健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编辑推荐
《心经》在佛教经典乃至整个佛法兴衰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高僧大德都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
唐代高僧法藏大师说:“《般若心经》者,实谓曜昏衢之高炬,济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
清代永觉禅师说:“兹《般若心经》者,文约而义寔丰,词显而理殊奥。首开空色两门,专破有无二执。有无尽而实相可显,色空合而妙义方圆。”
民国时的高僧弘一法师说:“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近现代的应慈法师、圆瑛法师、太虚法师、圣严法师、净空法师、圣一法师、梦参法师、印顺法师、济群法师等海内外知名的高僧大德,都极力推重《心经》,并借各种机缘向广大佛教信众和善男信女们进行讲解。
如果把二百六十字的《心经》所包藏的义理充分展开,就是一部六百余万言的《大般若经》。如此深奥的义理,若没有高僧大德的讲解与引导,一个工作和生活都很繁忙的现代人显然是很难钻透的。有鉴于此,笔者编选了这部《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
为了贴近现代读者的语言习惯,让广大读者能轻松快速地悟解《心经》的甚深奥义,本书,将上述10位近现代高僧大德的《心经》讲义、讲记、讲录收罗一册。这样读者朋友就能一卷在手,不必他求。并且能够各家对比,前后参照,极有利于打开眼界,从不同的角度参悟《心经》的真谛,而不会因为囿于一家之言而失之偏颇。
《心经》中说:“行深般若波罗蜜”能“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自古以来,我们这个星球就经历了难以数计的苦厄,人生也充满着说不尽的苦痛。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读诵《心经》,受持《心经》,解悟《心经》,为自己祈福,为亲人好友祈福,为中华复兴祈福,为世界和平祈福!愿佛光普照宇宙万物,愿佛陀保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内容简介
《心经》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都设于此经,故其言简意赅,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本书汇集了近现代十位高僧大德的《心经》讲义,全面、细致、透彻地对《心经》进行讲解。
本书不局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将十位高僧大德的真知灼见汇集一册,各家对比,前后参照,便于读者更为便捷、轻松地了解《心经》,领悟《心经》,达到工作、生活中的圆满境界,并由此获得人生解脱的真谛
作者简介
杨健 字照心,笔名丹心。佛门居士,法号照空空照。目前致力于国学经典的研究和中华民族精神及智慧的发掘。游心于佛、儒、道之间,骋目于古、近、现之变。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睿智的思辨能力、矫健酣畅的文字功底,策划和创作过多部畅销作品。目前公开出版的各类著述达二百
目  录
引子 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
前言
《心经》的由来
《心经》白话浅释
弘一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
《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须一年。仅说简略大
意,及用通俗的浅显讲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进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业也。
应慈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说
这一部经,是以般若为智慧,以观心无所得为法门,以到涅槃为究竟。 三世一切诸佛
既依次而得成就,现在诸菩萨又依次而得入圆明,所以我们这班凡夫亦应该依次法门而后
能离苦厄。
圆瑛大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
前  言
前言: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深山古刹中,随着晨钟暮鼓的敲击,这超越时空的诵经声就会响起; 在都市寺庙中,随着朝云晚霞的升腾,这空灵亘古的
媒体评论
聆听大师的声音,点亮一盏心灯,以般若智慧观照自我,获得无碍的力量,享受真实自在的人生。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云水,不是景色,而是胸怀;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气;风雨,不是气象,而是锤炼;沧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超越生死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人生的问题很多,但如果给以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们关心生活,然而,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哲学、宗教重视探讨生的来源及死的归宿。佛教作为生命的科学,人生的智慧,对于有情生死问题,不但有深刻的研究,还有解决的方法。
《心经》中从无明至老死,这是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续的十二个过程。其具体内容: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下面一一解释其含义,并说明关系。
无明:明是光明,佛教以光明代表智慧,因为有人生倘有智慧,前途才是光明的;而愚痴的人,前景必然暗淡。无明就是没有智慧,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的大智慧,因而人生充满着困惑,前文“人生的大智慧”那一部分中,我们列举了人生种种认识上的困惑,那都是因为无明的关系。无明,是人类烦恼痛苦产生的根源。
行:是行为,我们的行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思想上的行为,如举心动念想干好事或坏事。一是语言的行为,指日常生活中各种语言,有善的:如爱语、真实语、利他语;不善的:如两舌、恶口、妄语。一是身体的行为,有杀、盗、淫的恶行,或礼佛、忏悔、布施的善行。
人类由于我见的关系,对自己的行为,总是很自信,以为我想的、我行的都是很合理,可你何曾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在什么状态下产生的吗?《经》曰“无明缘行”,是说无明是我们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那么,我们的行为有多少准确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人的行为,通常我们以为一件善行或恶行,随着行动的结束也就完,这又不然,一种行为虽然发生过了,并不意味着影响就此消失。比如我们干一件好事,捐款二十万给希望工程,在客观上来说,有社会效益;从自身而言,心灵上得到一种快慰,并且会牢记在心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在行善或行恶时这种善行或恶行它会变成一种潜能,蓄藏到我们生命主体中,成为我们未来生命延续的一种推动力量。
识:《经》上说:有情生命的存在,要依靠三种力量:即寿、暖、识。寿,一期生死的期限;暖,是健康身体具有的暖命延续的主体。生命的延续三者不可缺一,一个人寿命期限到了,识会离开,身体马上变冷;识离开身体,寿命就会结束,色身立即败坏。那么识是有情生命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人们认为,人死如灯灭,这是因为只看到肉体,而看不到识的存在的关系。色身作为生命存在形式,是有形的;而识是生命的主体,是无形的。平常我们只看到有形的色身,然而色身只是暂时存在,而识才是永久的延续因此,所谓人死,仅仅是一期生命形式的结束,识还在继续,它将以另外一种生命形式出现。
……
书摘插画
插图

 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听大师讲心经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