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文学导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法制文学导论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1393118
作者:魏军 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编辑推荐
探索法制文学发展规律,揭示法制文学创作奥秘,直击法制文学阅读精髓
   
内容简介
法制文学作家的独特性在于:创作时,首先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罪犯,摹拟犯罪时的心理反应和作案手段,才能刻画出惟妙惟肖的罪犯形象:
同时还应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警察,熟知刑侦技术和刑侦手段、严密的分析推理和艰辛的追踪抓捕、罪犯最终落入法网的过程,才能真实可信:
最后才是作家,用渊博的社会科学知识、丰富的生活积累和高超的文学技巧,创作出优秀的法制文学作品。
本书作者作为“中国法制文学”概念的创立者和研究者,既具有理论视角的宏观掌控,又有众多中长篇小说和剧本的创作实践。因此,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文学理论的科学性与逻辑性和创作实践的感悟与提炼两者并重。在目前法制文学研究成果十分稀少的状况下,它使本书闪耀着一种特立独行的原创的光芒。
作者简介
魏军,河北人。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于北京志愿参军,大学毕业,编审。法制文学理论创始人。   曾创办并编辑文学期刊《啄木鸟》、创办并主编文学期刊《侦破小说选刊》、《世界奇案佳作》,组织创办成立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和警官教育出版社。历任中共中国文联纪委专职副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关于反映犯罪和阻止犯罪的中国法制文学
第一节 古今中外法律与犯罪和文学的历史源流
第二节 反映法律与犯罪文学的对象与范畴
第三节 法制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第四节 法制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节 法制文学的哲学美学基础
第六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文学的任务
第二章 中国法制文学与古今中外同类作品解析
第一节 我国古代公案小说与法律的关系
第二节 侦探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前苏联的惊险小说和惊险电影
第四节 日本的推理小说和推理电影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关于反映犯罪和阻止犯罪的中国法制文学
罪与罚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有犯罪就有制约犯罪的法律,这种现象的发生,催生了反映法律与犯罪的文学。
  第一节 古今中外法律与犯罪和文学的历史源流
马克思指出:“罪犯不仅生产犯罪,而且还产生刑法。”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在原始社会里,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平等的,人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那时由于人们从事着非常低级的劳动,过着群居的、尚需发挥集体能力才能维系生存的生活,仍然难以摆脱自然界的威胁和灾害的侵袭。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没有犯罪,也没有刑罚,妇女主持氏族的一切事务,调整人与人、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可称得上是相对稳定的和谐社会。随着生产工具的出现和生产方式的改进,人们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也逐渐增强,生活资料也有所积累,开始出现了为生存和享有而产生的纠纷和争端,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便逐渐凸显出来,这预示着原始社会逐渐走向消亡。
犯罪和刑罚的产生有一个漫长的、逐步演变的过程。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私有财产的出现和积累,财富分配不均的状况日益显现出来,于是人们开始用剩余产品进行交换活动,氏族与部落间的接触和交往逐渐增多和频繁,加之生活资料和财富不断积累,个人占有欲望也开始萌生,这种占有欲得不到满足时,矛盾也就更加凸显出来。于是出现了掠夺对方财物的事件,强者战胜弱者,胜者占有他人的人身和财物,供自己任意支配和享用,弱者成了占有者的私有财产,这便形成了早期的人剥削人的现象。
  ……

 中国法制文学导论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