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1687654
作者:石国亮 主编出版社:研究出版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内容简介

  党性、人格、境界和智慧的修为与锻炼,是领导干部永不过时的主题。
  智慧的先哲们对爱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上下求索,直至对生命意义无休止地探寻,为领导干部修炼德行、提升境界等提供了最富营养的“ 心灵食谱”。
  在《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中,石国亮立足于当代领导干部的生活常态,举重若轻地讨论了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应该具备的品格和修养,同时借助睿智凝练而又发人深省的哲理小故事,融入作者的多视角分析与宽视野思考,探究在喧嚣浮躁的社会中领导干部如何抵御诱惑、坚定信仰、老实做人、清廉为官。全书内容针对领导干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社会大变革的背景,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辩证的方法对其进行阐释,言简意赅,一语中的。《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不仅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与深邃的哲理性,而且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深入浅出的独特风格,是探究从政者德行修养的哲理枕边书,更是启迪心智不可或缺的为官从政智慧指南。

作者简介

  石国亮,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研究生导师。先后受学于北京师范大学、美国丹佛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十余项,四项获省部级课题奖。出版《青年国际政治研究的新范式》、《服务型玫府》、《中国政府管理》和《国外政府管理研究丛书》等著作十多部。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目  录
序言 自身硬才能释放正能量
第一辑 要“知人善用”,更要有“自知之明”
 1.自知才能自明
 2.时刻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3.不要“低看”自己
 4.扬长避短好处多
 5.做真实的自己
第二辑 理想高于天,信念重如山
 1.精神上不能缺钙
 2.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信念
 3.理想的实现要一步一步来
 4.最大的信仰莫过于为人民服务
 5.释放正能量,人生不畏惧
第三辑 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2.时刻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在自然界中,空心的谷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饱满的谷穗总低头向地。
人也是如此,无知的人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常常眼高于顶;而有智慧的人,总是不耻下问,谦虚谨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人的智慧。每当有人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在诸如苏格拉底这些伟大的人物看来,自己的“不知道”正是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动力。因为他们始终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所以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不知”变为“知之”。
  缺乏自知之明者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高看自己,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这类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不是的地方,有什么不懂的事情,而且还特别“好为人师”。一次读报,见一小文,写的是一个小秘书替一位领导起草一份报告,领导看过之后,基本表示满意,但该领导又语重心长地对小秘书说:“小伙子,文笔不错,可以后还要加强政治学习哟!西德跟东德早已统一了,现称德国,可你这报告里还说西德克萨斯州,这怎么行呢?”小秘书惊讶得一时不知所措,后来,他只得将这“西德克萨斯州”改成“德克萨斯州西部”了事,免得领导误解。你看,这位没有自知之明的领导自以为高人一筹,结果却闹了笑话。
  领导干部也许有着一般人不具备的优点,然而人无完人,更不可能万能,什么都懂,那只能说明自己的无知。领导干部必须走在群众的前面,无论思想品德,还是业务能力都要做出表率,这是自然之理。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听说要授予自己大将军衔,许光达亲笔给毛泽东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说不光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因此恳请授他上将衔。许光达的谦虚可谓“光”明而豁“达”!难怪毛泽东赞他:“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满招损,谦受益。”1953年4月16日,徐特立给《新观察》编辑部写了一篇小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自以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个病态,生命是不断地新陈代谢。自以为是者,他保存旧有的东西不加自我批评,旧的物质不排泄,就无法吸收新的东西,就是思想生命的断绝。”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思想生命的“断绝”,也就意味着你带领大家前进的能力的丧失,自身进步的通道就此堵塞。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不负责。处于领导干部岗位的人自以为是的危害会更加严重。
  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深知自己有不如人处。他刚当上皇帝不久,有人进献他一张弓。他试了试,觉得确是强弓,便如获至宝。得意之下,免不了向宫中文武大臣和弓匠炫耀。弓匠仔细地审视一番,说:“这不是好弓。”唐太宗不信。他一直以为,自己从年轻时就开始金戈铁马的生活,对强弓十分钟爱,加之平时喜欢摆弄弓,自诩对弓十分精通,能一眼分出弓的好坏,怎么能说我看好的弓不行呢?弓匠接着解释说,这张弓之所以不好,因为它用料不讲究。一张弓的优劣,不但要看它是否刚劲有力,射得远近,还要看它射得准不准。而射得准否取决于做弓用料的脉理。制作这张弓的木头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因而偏斜。这样的弓虽然有力,但箭却射不直,所以它不是一张上等的好弓。

 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