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原来这样说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荀子原来这样说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322791
作者:姜正成 编著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编辑推荐

     姜正成编写的这本《荀子原来这样说》收录了荀子的经典名句,以及这些经典名句对后人的启发。本书将荀子的重要思想详尽地陈述了出来。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荀子原来这样说过命运、人性、品格、礼仪、治学、坚持、应变、荣辱。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启迪你的智慧,照亮你的人生之路,为你开启成功之门。

 
内容简介

     《荀子原来这样说》阐述了荀子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主要讲述了苟子对命运、人性、品格、礼仪、治学、坚持、应变、荣辱等方面的学说,希望给您带来有益的认知。 《荀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目  录
第一章  人定胜天——荀子这样说命运
  出身不由己,后天亦可改
  怨天尤人,乃无知者所为
  君子贫穷要志广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不行不至,不为不成
第二章  化性起伪——荀子这样说人性
  人性本恶,人为可善
  弃恶扬善,改造本性
  情欲难逃,可以束缚
  积善成德,勿以善小而不为
  人情不美,不可不防
  切勿凭己好恶行事
  君子小人细节中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与人为善,以和为贵
第三章  端然正己——荀子这样说品格
  端正自己,不为利所诱
  身正心平,流言自破
  温和敦厚,做人之本
  君子善于诚
  贤而能容,有容乃大
  君子耻于不信
  君子慎独,贵在自律
  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
第四章  无礼不生——荀子这样说礼仪
  谦逊有礼,强于戈矛之利
  富而不骄,灾祸可免
  人子当敬爱父母
  良言入耳三冬暖
  贵有师法,身正为范
  和睦协调,团结才能强大
  夫妻循礼,百年好合
  独断专行得不到人尊敬
  谨慎言行,以免招祸
第五章  学而不已——荀子这样说治学
  活到老,学到老
  学海无涯,不可自满
  人贵有自知之明
  反省自己,知明无过
  学习可以改变命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信固然信,疑亦是信
  持之有据,论之成理
第六章  锲而不舍——荀子这样说坚持
  专心致志,不可朝三幕四
  远离浮躁,万事可成
  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韬光养晦,坚韧不懈
  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七章  物至而应——荀子这样说应变
  泰山崩于前而不惊
  能屈能伸方为智者
  避己之短,扬己之长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与世并行,接物随世
  事有两面,权衡利弊
  福事则和,祸事则静
  祸患皆源于细微
  把握时机,见机而作
第八章  好荣恶辱——荀子这样说荥辱
  贪图安逸,自毁前程
  先义而后利者荣耀
  争名逐利引祸端
  知足者长寿,忧惧者短命
  当做君子,勿做小人
  身外无一物,万事皆平常
前  言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和进步的阶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纵使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些先哲们智慧的闪光。这就是经典文化的魅力。在古今中外汗牛充栋的书籍中,你或许总是犹豫徘徊,不知看什么书才好。其实,要看就要看经典的书籍。经典就是文化共同体中经过时间的检验而最终被人们选择和流传下来的,涵蕴着宇宙、历史、人生之常理常道的原创性的典范之作,也是人类文化中恒久的、素朴的、直探人性本源的、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精华部分。为什么我们后人看得比前人还远呢?那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阅读经典。要学习、了解中国经典哲学,首先必须阅读以孔、墨、老、庄、孟、苟、韩等为代表的先秦哲学经典,因为它是体认本民族的哲学智慧、进行传承和综合创新的基础。让我们随着经典名作走进历史的隧道与时间的空格,倾诉、沟通、领悟、寄托……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诸子并出,百家争鸣,到了荀子这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荀子的学说可谓是具有划时代意义。他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继孟子之后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我国近代学者对荀子的评价颇高。冯友兰说:“孟子之后,儒者无杰出之士,至苟卿而儒家壁垒又一新。”谭嗣同说:“两千年来之学,荀子也。”梁启超说:“自秦汉以后,政治学术,皆出于荀子。”可见,荀子对后人的影响之大。关于命运:荀子提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首先充分肯定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为自然万物有自己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把“天道”与“人道”区分开来。强调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自然,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了人定胜天的大无畏气概。关于人性: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与孟子的“性善论”截然相反。荀子“性恶论”强调道德之善不是人的自然属性中固有的东西,而是要靠人为的努力去建构的。通过人为的努力建构道德文明,从而防止人性欲望无限制膨胀可能产生的恶果。关于品格:荀子提出:“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认为做人要有好的品格修养。君子应该不为名誉所利诱,不被诽谤所恐吓,以道义为准则,谨慎言行,不为外物所倾倒。关于礼仪:荀子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极其推崇“礼”的作用,认为“礼”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至关重要的。如果人们都能遵守“礼”,一切行动皆能“发乎情而止乎礼”,则人们的情感和欲望都能得到适度的满足,而又不至于放任无度而导致争斗混乱。关于治学:荀子提出:“学不可以已。”荀子认为人的起点都是平等的,只有通过学习,接受教育,才能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改变自己的人生。荀子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学不可以已”。关于坚持:荀子提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论述学习与做事的态度和方法,一是强调一个“积”字,二是强调一个“一”字。所谓“积”是时间和精力的长期投人,是反复不断的训练与实践。所谓“一”就是学习与做事不可有浮躁之心,不要三心二意。关于应变:荀子提出:“物至而应,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许多人在遇到危急的情况时,总是以激烈的情绪来应对,但事实上,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首先要做的是保持镇定,机智地应对。关于荣辱:苟子提出:“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有求之之道则异矣。”谁都喜欢荣耀,不喜欢耻辱。何谓荣?何谓辱?荀子又提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荣辱的杠杆,只不过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罢了。本书收录了荀子的经典名句,以及这些经典名句对后人的启发。本书将荀子的重要思想详尽地陈述了出来。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荀子原来这样说过命运、人性、品格、礼仪、治学、坚持、应变、荣辱。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启迪你的智慧,照亮你的人生之路,为你开启成功之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生活中,常会听到“人穷志短”,说“人穷志短”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和精神,也没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决心。于是他们在贫穷中抱怨着、自卑着,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繁重却不能摆脱贫穷的工作。殊不知,贫穷不是命里注定的,只要你有志气,只要你有改变它的勇气和决心,就一定能如你所愿。是的,人一贫穷,自觉底气不足,见了有钱有势的人,往往觉得低人一等。但是,苟子却说:“君子贫穷而志广。”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但志向远大。换言之,真正有远大志向的人,是不会因为贫穷而气馁的。关于“贫而志广”,苟子非常赞赏原宪,他曾不止一次为他的弟子讲原宪的故事,以激励他们。春秋时,原宪住在鲁国,一丈见方的房子,盖着茅草;用桑枝做门框,用蓬草做门;用破瓮做窗户,用破布隔成两间;屋顶漏雨,地面潮湿,他却端坐在那里弹琴。子贡驾着马车,穿着白大褂,紫红的里子;小巷子容不得高大的马车驶进,他便走着去见原宪。原宪戴顶破帽子,穿着破鞋,倚着藜杖在门口与子贡交谈。 子贡见原宪落魄的样子,便笑着问:“呵!先生生了什么病吗?”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钱叫做贫,有学识而无用武之地叫作病,现在我是贫,不是病。” 子贡听后,脸上露出羞愧的表情。荀子告诫韩非、李斯等弟子,子贡自以为了不起,听了原宪对于贫穷的看法,使他羞愧不已。因为他自己实际上有病——心病,不能从高层次看待贫穷的问题,也忍受不了贫穷的生活,更不理解原宪处于穷困之中却胸怀大志。荀子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而无志”,也就是没有远大志向,精神上的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事实也的确如此,对一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自己对贫穷的妥协,志向的丧失。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这个“擎天柱”的支撑,其灵魂大厦必将会面临倒塌,他也就会随之胡思乱想,更可怕的是因此而走上邪路,那么,他将永无翻身之日,永远处于贫穷之中。在荀子看来,“贫穷而志广”很可贵,但“宝贵而体恭”也不失为君子的风范。 法国富翁巴拉昂去世后,《科西嘉人报》刊登了他的一份特别遗嘱:“我曾是穷人,但当我去世走进天堂时,我却是一个大富翁。在跨人天堂之门前,我不想把我的致富秘诀带走。在法兰西中央银行,有我一个私人保险箱,那里面藏有我的致富秘诀,保险箱的三把钥匙在我的律师和两位代理人手中。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将得到我的祝贺。当然,那时我已不可能从墓穴中伸出双手为其睿智欢呼,但他可以从那只保险箱里荣幸地拿走100万法郎,那是我给予他的掌声。”遗嘱刊出后,《科西嘉人报》收到大量信件。绝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穷人还能缺少什么?当然是钱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总之,答案五花八门。一年后,也就是巴拉昂逝世周年纪念日,律师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那只保险箱。在48561封来信中,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的秘诀。 蒂勒和巴拉昂都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即成为富人的野心。颁奖之日,主持人问9岁的蒂勒,为什么想到是野心,而不是其他。她说:“每次,我姐把她1l岁的男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许野心可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富人也并不是生来就是富人,他们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富裕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他对儿子的要求。在这里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予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看来,换言之,可以说成是“君子非贫穷无以致远”。当然,这样说,未免有些偏激。但我们必须明白:在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只要敢于面对贫穷、挑战贫穷,就一定能战胜贫穷。P9-11

 荀子原来这样说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