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视野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视野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756799
作者:杨建义 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辅导员制度设立的初衷出发,参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整体规划,审视辅导员专业的成长过程。以实证的方式,多角度分析辅导员专业成长的现状,最终实现推进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制度支持和达成个体自觉。
作者简介
  杨建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状审视 
  第一节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状 
  第二节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阻碍因素 
  第三节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第二章 辅导员的专业定位与学科支撑 
  第一节 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与提升 
  第二节 辅导员专业的定位、标准及达成 
  第三节 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学科支撑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 
第三章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身份的建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实践形态 
  第二节 辅导员教育权力的优化 
  第三节 辅导员专业身份建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前  言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包括作为地位改善的专业化和作为专业技术改进的专业化。就前者而言,如果把专职辅导员的设立作为起点,其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1年。当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批准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其中第五十条规定:“为了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在中共中央的文件中,正式提出要在高校设“政治辅导员”,尤其是提出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历史上属于首次。就后者而言,其起点可以从1984年算起。当年11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实行正规化培训”,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因此,于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设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促成了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高校辅导员在完成繁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不得不承担许多诸如帮困工作、心理辅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等大量事务性工作,辅导员的角色已经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事务发展。由此,辅导员成了高校角色尴尬的一个群体,如何定位角色更是争论不休。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文中简称“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在党和国家的文件中,如此明确地界定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可谓“史无前例”。也由此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专业化发展方向。2005年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 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 )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必须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选聘辅导员。2006年 9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全面实施,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和辅导员的专业成长问题也就日益凸显和紧迫。这是本书撰写的现实背景。

 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视野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