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与大学生修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华美德与大学生修养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7年12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341574
作者:席云玲,臧梅 著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内容简介
从浩瀚的历史典籍中采撷优秀的民族美德,并探讨与当代大学生修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中华美德与大学生修养》一书的目的。该书包括十章,分别从十个方面诠释中华美德:①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②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③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④尊老爱幼美德;⑤廉洁奉公美德;⑥知耻求荣的荣辱观;⑦诚实守信美德;⑧敬业奉献美德;⑨尚中贵和美德;⑩崇高的精神境界。该书在诠释这十个美德时,一方面注意援引、解释传统美德理论;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具体事例,希望能建构一个通俗易懂且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体系,易为当代大学生理解并能运用于自己的社会实践。
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优秀的传统道德已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研究并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对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习研究中华传统道德,会随时感到它丰富的内容、睿智的见解和历史的厚重。在学习研究中,有时我们感到震撼,有时感到超然,有时感到凝重,有时感到茫然……掩卷沉思,我们是那样的力不从心,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给人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感,要想准确地找到中华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实非易事!
作者简介
席云玲,女,1953年生,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大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持参与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其论文和科研成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天下为公
 一、天下为公是古代中国最高的政治理想
 二、天下为公是传统道德的价值取向
 三、天下为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四、天下为公是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天下为公是一种为大众谋福利的奉献精神
 六、天下为公与当代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二章 自强不息
 一、自强不息是一种勇于攀登、敢于同艰难困苦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二、自强不息是一种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
 三、自强不息是一种高尚的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四、自强不息是一种“日新”精神
 五、自强不息与当代大学生修养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章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意是天上的日月星辰不分昼夜地永恒运转,并由此推动宇宙的年轮向前进,“天”是刚健前行的,君子应效仿天之“刚健”,张阳刚之气、健美之德,积极进取,永不停息。1914年冬,梁启超先生应邀到清华大学演讲,讲题就叫《君子》,用《周易》这句关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在这里梁启超对“自强不息”作了如下的诠释:“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于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老子》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能认知别人的人是机智的,能认识自己的人才算高明;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而战胜自己的弱点、缺点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努力勤奋的人就是有志气。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中说:“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对于一个有志之士来说,不管年龄的大小,客观条件的好坏,自强不息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和品格。自强不息是中华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在中华民族漫漫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过许多坎坷磨难,内部的动荡,外部的侵扰,天灾人祸,不断烙刻着深深的痛苦的印记,然而它都挺了过来,靠着一种顽强的民族生命力生存下来。文化精神绵延不断,历史传统一脉相承,这正是中华民族乐观、豁达、自信、进取的民族风范。
……
书摘插画
插图

 中华美德与大学生修养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