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线性代数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5873292
  • 丛书名:高等财经院校精品课程系列教材
作者:刘贵基,姜庆华 主编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7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一是基于对改革开放30年经济增长实践的思考。
  本书试图在增长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从转型视角深入分析中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现状和特征,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道路,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提出建议。
二是对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与经济发展理论的反思。
回顾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都非常关注经济增长的要素、源泉和动力,而对经济增长所引起的后果、对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却很少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全过程也没有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因此,正是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后果的视角出发,本书重点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问题,并且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来探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以期对我国自1978年以来30年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简介
谢琦,祖籍江苏省无锡市,1975年10月生于西安。199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5级西方经济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经济学教研室教
目  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本书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理论认识             
 2.1 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动因分析      
 2.3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内涵界定      
 2.4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中国面临的挑战  
第3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3.1 早期经济增长理论           
 3.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3.3 经济发展理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2章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理论认识 
 2.1 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2.1.3 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
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是第一个阐明服务业的特殊性质的经济学家。但是在他那个时代,由于劳动力的特殊结构状况以及始终将价值与物质形态的财富相联系的视角,斯密将劳动划分成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不过,斯密指出了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结构变化会影响经济的增长,虽然他简单地认为非生产劳动相对于生产劳动增加时将使经济增长下降,但他已经开始指出了结构对于增长的意义。而且,斯密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认为生产和流通是统一的整体,都是生产性的劳动,而流通服务在从功能活动性质划分的现代产业结构分类中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实斯密已经注意到了诸如流通这一类的活动与单纯的物质生产之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在古典经济学之后,人们已逐渐不再对关于“服务”、“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等概念进行争论,在新古典时期,服务业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关于三次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法国重农学派的杰出代表魁奈创作的《经济表》无疑为产业结构的划分开了先河。洛桑学派的瓦尔拉斯创立的瓦尔拉斯模型,通过一系列的方程式,力图说明国民经济中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每个部门对生产要素的竞争性需求,并考察了每个部门的生产费用、商品的总供给量和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量。这也对后久研究及划分产业结构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但在19世纪,真正对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准确的划分,对产业结构及其运动的分析达到科学高度的是马克思。
  ……

 线性代数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