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量系统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 > 人工智能 > 多变量系统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333773
  • 丛书名:智能科学技术著作丛书
作者:刘国荣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不确定非线性多变量系统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力图概括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多变量线性系统自适应模糊解耦控制,多变量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模糊H控制,多变量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解耦控制,多变量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多变量非线性系统H2/H混合模糊控制,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在线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
本书主要读者为高等学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亦可供从事自动控制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  录
《智能科学技术著作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自适应模糊控制
1.3 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
1.4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1.5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第2章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理论基础
2.1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
2.1.1 模糊语言变量
2.1.2 模糊蕴含关系
2.1.3 模糊推理
2.1.4 基于控制规则库的模糊推理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 章 绪  论
1.1  引  言  
多变量系统是指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系统。它广泛地存在于实际生产中,单变量系统是它的一种特殊情况。
多变量系统包括多变量线性系统和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对于多变量线性系统,现代控制理论给出了成熟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包括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法、几何理论、代数理论和多变量频率方法。对于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由于其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是非线性的,它的分析和综合比线性系统复杂得多,其研究进展缓慢。与线性系统控制理论已相当成熟截然不同,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远未成熟。
早期对于非线性系统控制的一些成果,如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李雅普诺夫(Lyapunov)法、波波夫(Popov)法、输入输出稳定法、近似线性化法(即局部线性化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法等,虽已应用于实际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但各有其局限性,都不能处理较复杂一般形式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
利用反馈的方法将非线性系统变换为线性系统,然后再按线性系统理论完成系统综合的方法,称为反馈线性化方法,是非线性系统控制研究方向的一次重要突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反馈线性化方法已经成为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包括微分几何方法和逆系统方法等。
但是,现代控制理论和反馈线性化方法需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如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和状态方程) ,再根据数学模型和分析结果设计出合适的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被控对象或过程非常复杂,其数学模型随时间和工作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变化规律往往事先未知。很多被控对象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大滞后、时变性、变结构、多层次、多干扰因素以及各种不确定性,难以建立起精确的数学模型。
为解决上述问题,控制理论工作者采取的方法之一是系统辨识。系统辨识就是在输入输出数据的基础上从一组给定的模型类中确定一个与所测系统等价的模型。现代辨识理论从20 世纪60 年代起步,70 年代末期开始算法收敛性、参数估计统计特性理论的研究和在线递推算法的研究,80 年代着力于“黑箱”辨识,直到90 年代以上分析与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其应用除了系统的设计与控制外,还有系统仿真、系统预测、系统分析与故障诊断以及验证机理模型等方面,已经应用到工业过程、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环境与水文地质等众多领域。应用结果表明,如果系统是线性的,总可以在现有的模型中找到合适的描述模型;但对于非线性系统,目前还找不到易于处理的统一的数学模型。现有的进展还只是在某些特殊类型的非线性系统的慢时变方面。

 多变量系统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