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药学 >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22032485
作者:陈西敬 主编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内容简介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内容既包括传统领域如体内药物测定方法及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研究进展,也涉及一些较新领域如药物基因组学、手性药物、中药药代、非线性药动学、药物—血浆蛋白共价键结合的研究进展,还包括基因敲除、基因转染、计算机模拟药物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本书可供药物代谢动力学专业的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考。
目  录
第一章 体内药物浓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在体内药物浓度分析中的应用
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在临床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飞行时间质谱(TOF-MS)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微透析技术在组织分布和代谢物研究中的应用
五、毛细管电泳(EC)在生物样品测定中的应用
六、核磁共振(NMR)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七、总结与展望
第二章 药物吸收的研究进展(一)——Caco-2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一、Caco-2细胞模型的主要应用
二、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新发展
三、小结
第三章 药物吸收的研究进展(二)——P-gp和MRP2在药物肠吸收中的作用
一、P-gp和MRP2概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体内药物浓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发展和推广应用过程中,体内药物浓度分析方法的不断改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其研究工作的大部分内容为生物样品测试,而生物样品的特点是药物浓度低、干扰成分多、样本数量大等,所以对分析技术的要求较高。一个好的分析方法必须具备灵敏、快速和高专属性等特点。20世纪从化学分析到光谱分析,再从光谱分析到色谱分析,体内药物浓度测定技术得到了两次质的飞跃。而放射同位素标记、放射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技术的应用也使微量药物浓度的测定成为可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串联接口技术不断成熟,L&MSn、GC-MSn、LC-TOF-MS等新技术在药动学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此外高效毛细管电泳(EC)技术在药物或代谢物的分离,微透析(MC)技术在在体药物分布试验等方面也发挥了各自巨大的优势。核磁共振(NMR)技术则体现出了其快速和高分辨力等特点,本章就近年来体内药物浓度分析的新方法及其应用作一介绍。
  一、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在体内药物浓度分析中的应用
  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将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与质谱检测手段结合,集液相色谱(LC)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MS)的高灵敏度、高专属性于一体的色谱技术。它具有其他仪器不可比拟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快速获得巨大的信息量。与紫外、二极阵列管等检测器法比较,LC-MS鉴定更准确,特异性更强,同时简化了试验步骤,减少了生物样品处理过程。LCMS也能够对多组分同时检测,基本可排除紫外检测器和二极阵列管检测器等很难解决的干扰问题。因此,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需对原药及代谢物同时分析和鉴定时,LC-MS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LC-MS接口技术的发展,LC-MS不断成熟,当今较先进的接口技术包括电喷雾离子化(electrospray ionizaton,ESI)和大气压化学离子化(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on,APCI),使得LC-MS技术成为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研究等现代药学研究领域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