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水库淤积与潼关高程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水利工程 > 三门峡水库淤积与潼关高程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225450
作者:胡春宏,陈建国,郭庆超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三门峡水库严重的泥沙淤积和潼关高程居高不下等问题,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理论分析、实体模型试验和泥沙数学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手段,对渭河水沙过程变化与下游河道演变、三门峡水库淤积过程与潼关高程变化、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与降低潼关高程、潼关高程变化对渭河下游的影响、东庄水库与引江济渭工程对渭河下游的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工作以降低潼关高程和减少库区泥沙淤积为目标,提出了潼关高程降低的近期与中长期目标和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的调整方案。研究成果为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的调整和降低潼关高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本书可供从事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水库泥沙、防洪减灾、黄河治理等方面研究、设计和管理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胡春宏,1962年4月出生,浙江慈溪人。1982年获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治河专业学士学位,1985年和1989年分别获清华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从事泥沙
目  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三门峡水库概况
 1.2 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和改建及其经历的运用方式和产生的问题
1.2.1 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和改建
1.2.2 三门峡水库经历的运用方式和产生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1.3.1 3.2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与淤积过程
1.3.2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2章 渭河下游水沙过程变化与河道演变
2.1 渭河下游与泾河来水来沙过程
2.1.1 渭河下游河道概况
2.1.2 渭河下游来水来沙过程变化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绪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1.3.2 研究成果
  本书共分为8章,详细介绍了对三门峡水库淤积与潼关高程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在渭河水沙过程变化与下游河道演变研究方面,系统分析了渭河下游和泾河不同时期水沙过程变异的特征;研究了三门峡水库建库前后渭河下游的冲淤特点;分析了渭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原因;探讨了渭河下游高含沙水流的输沙和冲淤特性。
2)在三门峡水库淤积过程与潼关高程变化研究方面,分析了黄河小北干流来水来沙过程变化的特点;系统研究了三门峡水库的淤积过程,及水库运用方式与淤积过程的相互关系;研究了三门峡水库修建前后潼关高程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三门峡水库修建后潼关高程变化的影响因素。
3)在三门峡水库与渭河下游河道演变模拟技术研究方面,建立的动床实体模型包括渭河下游河道和三门峡库区,在长河段、多进口、不同河型和干支流同步模拟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建立的泥沙数学模型实现了黄河小北干流、渭河下游河道、三门峡库区之间的互动模拟,采用了高含沙和低含沙统一的挟沙能力公式,推导了相关系数的理论表达式,避免了数学模型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使得泥沙数学模型的模拟功能和适应性得到较大提升。
4)在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与降低潼关高程研究方面,系统研究了不同来水来沙和三门峡运用方式条件下,潼关高程的升降值和变化趋势;提出了潼关高程稳定下降的概念和降低潼关高程的近期目标为1m,中长期目标为2m;系统研究了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对降低潼关高程的效果,提出了应采用包括调整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在内的,辅之于跨流域调水、水保减沙、人造洪峰、河道裁弯、缩窄河宽、疏浚和增加水库泄量等综合措施来降低潼关高程并使之稳定的途径;根据研究成果和综合考虑现实要求,提出了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的调整方案为:近期水库采用汛期敞泄、非汛期控制水位315m运用,今后根据运用情况再逐步调整。
  ……
  

 三门峡水库淤积与潼关高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