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大国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3633215
  • 丛书名:大国治理书系
作者:人民论坛 编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编辑推荐
  破解治理难题,提供决策参考  大国治理,怎么看,这么办?大国治理的核心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内容简介
  《大国治理》一书多角度、多层次、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改革的总目标。从重视党的治理制度建设,到国家治理模式创新;从国家治理的核心任务,到转变政府职能;从治理体系与民主、法制的关系,到从严治吏;从权力制衡机制建设,到修正权力异化的制度改革,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多数学者认同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第五个现代化”。我认为,过去讲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又讲党的建设。现在讲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质上是讲国家政府现代化建设。只有国家政府建设的现代化,才可能有效实现五位一体现代化。《大国治理》也论述了这方面的关系。总之,《大国治理》是一部匠心之作,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人民论坛创办于1992年,*同志题写刊名。作为社科理论界标志性期刊,人民论坛是*专家、一流作者*力作的*刊发平台;是众多领导干部决策必读期刊;是国外研究机构、驻华使馆重点关注期刊,被视为观察中国思想动态及意识形态走向的窗口。人民论坛以提供更具价值的观点产品为主线,构建了从理论观点的策划汇集、开放研究、问卷调查、交流互动到传播推广的产业链条。三刊三网一调查公司一评价研究中心的多业态格局更加成熟,智库型全媒体特色不断凸显。
目  录
绪论: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第一章 第五个现代化启程
“第五个现代化”启程
“第五个现代化”的独特内涵与历史轨迹
“第五个现代化”专家怎么看?
第二章 思想经纬文化策论
“国家治理”的理论内涵
三中全会厘清了哪些关系
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意蕴
当前中国治理模式创新关键点
国家治理和政党治理
如何看治理与民主的关系
法治: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
治理的关键是多元开放
媒体评论
  李君如、胡鞍钢、迟福林、卫兴华等著名专家学者联袂推荐 “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如何烹?是门大学问。历朝历代政治家、学者都提出过自己的“烹鲜学”。《大国治理》为我们认识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做出了广度和深度相结合的解读。可以说,这是一部现代的“烹鲜学”。
  李君如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曾是世界性现代化的后来者和落伍者,进入21世纪却成为引领世界现代化的创新者,即“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转型改革的历史大考,《大国治理》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为系统把握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公民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社会
  任何一种与每位公民相涉的社会行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都要以对作为当事人的每位公民的自主意识的认可为前提。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公民社会的存在,公民才能享受到作为政治国家无权侵犯和剥夺的基本人权,同时,也影响到国家的决策。
  2.公民社会可以起到加强民主的作用
  活跃的公民社会尽管不是民主存在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通过第三域公民社团,可以监督控制政府部门的运作,鼓励公民参与政治,通过参政、议政,质疑和改革现有的民主制度和程序,可以使分散的个体声音集合成强大的集体声音,这样,既可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又可防止少数人的专制。而国家层次上的现代民主制却不能提供经常的公民生活形式,只有居于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公民社会的广阔空间才能为公民提供实践民主、开展公共生活的场所,从而也使自己成为公民生长的土壤和空间。
  3.公民社会还可以发展促进信任与合作的社会资本、培养公民性,填补国家治理的空白区
  公民社会应成为联系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中介,积极地培育、组织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致力于改善国家基本制度和公共政策,进而推动国家的有效治理及民主、自由、平等等基本价值理念的实现。
  三、文化自主创新,终结乡土文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推进,文化日益成为社会的保障平台,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导向作用。中国的文化是世界上积淀最深的文化之一,其中不乏优秀和值得继承的成分,但也有众多黑暗的死角。要一分为二地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弃糟粕。用现代文明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助推现代文明。
  1.颠覆乡土文明宗法制度等生存型文化
  自给自足、家族本位、血缘维系、宗法至上的一系列特点,都从本质上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惟求生存”的根本属性。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礼俗社会,乡土社会又是一个血缘社会,血缘关系的扩张使地域也逐渐血缘化了,由此影响到群体和地域中的人际交往带有亲情和以人情为媒介的特点,从而产生了许多落后的死角。

  ……


 大国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