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学思想论稿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五四文学思想论稿

  • 版 次:1
  • 页 数:237
  • 字 数:268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0937412
作者:方习文 著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5月 
内容简介
基于近年来学术界由“没有晚清,哪来五四”引发的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以及“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这两个方面,本书将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些人的一些文章,重新整理了他们的文学思想乃至文化思想。入选的文章作者有陈独秀、胡适、鲁迅、矛盾、郭沫若等。
作者简介
方习文,1964年出生,安徽宿松人,现任巢湖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戏剧》、《文艺理论与批评》、《人文杂志》、《民族文学研究》、《名作欣赏》、《学术界》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曾参与北京
目  录
五四现代文学批评总论(代前言)
陈独秀:文化启蒙与文学革命的先锋
胡适:五四时期文学革命思想的构建
胡适:现代小说观念的开拓与建立
鲁迅:三篇文论细读
周作人:“人”的发现与“人类”的乌托邦
茅盾:走在“人”的文学到“为人生”文学的途中
郭沫若:从“自我表现”到“革命文学”
成仿吾:对现代文学批评的独特贡献
郑振铎:五四文化精神的承接与探索
郁达夫:自我情感的“真”与“美”
闻一多:“为艺术”与“为人生”之间
梁实秋:“不合时宜”的新人文主义者
附录一 同道异求:梅光迪和胡适的交往与文学论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陈独秀:文化启蒙与文学革命的先锋
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说,“如果没有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没有陈独秀那么早地积极搞建党活动,中国现代史的面貌尽管不会大变,但恐怕也将有许多的不同”。这里的“现代史面貌”自然也包括陈独秀对新文学运动的突出贡献。陈独秀不是创作家,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学者,其文学活动始终与他热衷的政治活动、文化启蒙是联系在一起的,由政治家、报人、社会社会活动家、学者等构成的“边缘化”身份特征使他和文学活动之间形成复杂丰富的关系,但是,文学思想依然是他思想体系及文化贡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
陈独秀与胡适联手对文学发难自然是首先需要陈述的。
在经过友人前期牵线搭桥后,陈独秀与胡适这两位文化战士跨越大洋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交往,并开始以《新青年》为主阵地,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而这种交往从一开始,就是在友好对话同时又个性碰撞中逐步推进着事业的前行。
1916年10月1日《新青年》2卷2号《通信栏》,刊出尚在美国的胡适的来信,信中批评陈独秀提倡“写实主义”,刊发谢无量的“古典主义”诗作且誉为“希世之音”的“自相矛盾”,用语甚苛;认为“今日文学之腐败极矣”,提出“欲言文学革命,须从八事人手”,所谓“八事”是:
一曰:不用典。二日:不用陈套语。
 ……

 五四文学思想论稿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