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民主的政治学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中国式民主的政治学观察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0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0428659
作者:谭君久 主编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曲折,使得邓小平两步走(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计划更加艰巨。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一批国内政治精英和知识群体越来越感觉中国没有必要“按图索骥”,可以绕过.“民主关”直接进入世界大国的行列。近年来,有关“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的说法甚是流行,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模式,而且还包括政治模式,都是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确实,中国的经济增长幅度和持续时间创造了人类的奇迹,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和持续发展的代价也极为高昂,无论是社会的还是环境的,以及随之而来的腐败和其他问题,都值得人们高度重视。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发展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但是说中国的治理模式举世无双并且可以广泛复制为时尚早,因为中国目前仍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中,今后如何发展尚需要艰苦努力。
   邓小平之后,*和*都把推进基层选举和扩大政府善治作为执政的重要内容,把“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切实实行视为共产党安身立命的根本要素。
    1979年,中国在基层人大就开始了代表的直接选举,1988年之后农村村委会的直接选举更是被众多学者称为“无声的革命”  “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但是,目前阶段能否将直选范围扩大,这个问题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

目  录
政治学者应该为中国式民主化进程贡献智慧(代序)
公众决策参与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民主化的实质:有效治理
从中国国家建设看“中国路径”
民主化的中国模式
政党制度与中国民主:基于政治学的考察
准确把握中国式民主的三个维度
民主制国家中间体组织的作用及重要性:对于法国和中国中间体组织的思考
对中国式民主的一项重要分析
论政治资源与农民工政治参与
论民主政治文化及其培育
政治民主化:中国的实践和经验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主化的进展、影响及经验
滞后与超越:中国地方政治发展总体观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国式民主的政治学观察
   一、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指可能受政府决策影响的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对这个简单的定义,需要作以下说明。
    第一,这里“公众”并不一定是指全体公民,而是指那些可能受政府决策影响的人,或简称为“利益相关群体”。政策不同,受其影响的人群也不同。有些政策也许只会影响很小一部分人,有些政策则可能影响到所有人。因此,“公众”的含义是随政策性质而变化的。
    第二,利益相关群体未必是利益相同的人。恰恰相反,利益相关群体很可能是由利益相互冲突的人群组成,如与环保政策相关的污染方与反污染方,与劳工政策相关的劳方与资方。
    第三,这里“政府”不一定是指中央政府或最高决策者,也包括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一般而言,政府的层级越低,利益相关群体的规模越小;层级越高,利益相关群体的规模越大。
    第四,在大多数情况下,“公众参与”并不意味着“公众”直接做出决策。政策制定可以细分为政策规划、方案草拟、方案比较、政策确定四个阶段。公众参与主要是在前三阶段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而不改变政府作为政策最后拍板者的责任。当然,在例外情况下,公众也可以在第四阶段直接决定政策,如瑞士进行的那些具有约束力的公民投票。
    第五,公众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很多,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通过法规设置的体制内参与渠道,一类是体制外渠道,如请愿、抗议、罢工、示威、骚乱等。前者越完善,后者被利用的可能性越小。但历史地看,后者往往是推动前者发展的原因。尽管如此,本文关注的重点是体制内的公众参与渠道,或简称为公众参与机制。

 ……


 中国式民主的政治学观察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