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社会——跨学科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环境科学 > 环境与社会——跨学科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287000
  • 印刷时间:2013年07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2835417
作者:王芳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编辑推荐

  **,该教材的主线很清晰。全书正文十二章,分为“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和“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应对”四个部分,明显体现了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贯穿了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二,该教材的视野很开阔。虽然全书关注的是当代中国环境问题,但是编写者将当代中国环境问题与全球化、全球环境变迁联系起来,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采用了包括环境社会学视角在内的跨学科视角,汇集了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方法与**研究成果。
  第三,该教材的形式较活泼。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教材中设置了比较多的“专题链接”,这些引用资料不仅有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读者理解教材所阐述的主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综合环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方法与*研究成果,从人口增长、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制度变迁、文化价值、社会公正、国家安全、公众参与等多方面对转型期中国环境问题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社会应对之策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在内容编排上采用专题形式,同时将鲜活案例寓于知识介绍和理论分析之中,做到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在有限时间内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动态发展过程,进而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环境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不断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目  录
第一部分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社会事实与社会建构
第一章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的基本含义
二、环境问题的历史与发展
三、当今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四、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新挑战
第二章 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
一、环境问题社会建构论的产生
二、环境问题的一般社会建构过程
三、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机制

第二部分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王芳博士主持编写的《环境与社会———跨学科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好事。说是好事,不仅是因为它关注的是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也不仅是想学习了解环境问题的人又多了一种教材选择,而且因为它是目前比较优秀的环境社会学教材之一。
  应王芳博士邀请作序,我很高兴,也有些不安。高兴的是我们有着共同的学术兴趣,并有机会先睹为快,感受中国环境社会学的新进展;不安的是自己早想编写的教材迟迟编不出来,坊间又已经有了国内学者翻译、撰写的十余种教材,感觉能力有限,不好冒昧发表意见。好在虚心拜读了包括王芳博士在内的多位学者的著述之后,觉得这本教材确实彰显了以下几方面重要的特点:
  第一,该教材的主线很清晰。全书正文十二章,分为“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和“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应对”四个部分,明显体现了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贯穿了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即: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影响。这正是我所乐见的。我在1999年曾提出,环境社会学就是在环境与社会互动的框架内,关注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社会影响的一门学科。虽然后来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但我认为其论述并不充分,甚至有
  误解之处。环境社会学关注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与社会影响,并非只是预设了环境问题的客观性,也并非是忽略对环境行为的分析。在“社会原因”里包含了环境问题建构的社会过程,也包含了环境行为的因素;而在“社会影响”里,既包括了环境问题的直接影响,也包括了个人、社会在认识到这种影响后的积极应对举措。
  第二,该教材的视野很开阔。虽然全书关注的是当代中国环境问题,但是编写者将当代中国环境问题与全球化、全球环境变迁联系起来,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采用了包括环境社会学视角在内的跨学科视角,汇集了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方法与最新研究成果,从人口增长、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制度变迁、文化价值等多方面,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社会平等、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影响做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特别是编写者引用的一些案例材料,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这对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也是有帮助的。
  第三,该教材的形式较活泼。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教材中设置了比较多的“专题链接”,这些引用资料不仅有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读者理解教材所阐述的主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与我们这一代的学生相比,现在的学生在阅读习惯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已经不太习惯通篇枯燥沉闷的论述和说
  教式的教学,更喜欢具体的案例和参与互动。越来越多的教材编写者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除了“专题链接”之外,该教材中设计的“思考讨论题”和“参考文献”,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进一步自主学习。

 环境与社会——跨学科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