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史(第十版)(万千心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与研究 > 现代心理学史(第十版)(万千心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1998968
作者:(美)舒尔茨(Schultz, D. P.) 等著,叶浩生,杨文登 译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编辑推荐
  历史一定枯燥吗?才不是呢!这部畅销30年的经典心理学史教材定能让你耳目一新!
  在这里,心理学历***富传奇色彩的大师汇聚一堂:有背景显赫、才气逼人的阔少爷,也有白手闯天涯、聪明绝顶的穷小子,还有许许多多与时代的束缚抗争着的伟大女性。
  智慧与疾病共存,才情与怪癖比肩!
  这本《现代心理学史》将为你还原*鲜活、*复杂、*立体、*真实的心理学故事;带你领略150年来,心理科学取得的辉煌成就!
  ★欢迎加入“万千心理”教学支持计划!★
 
内容简介
  《现代心理学史(第十版)》是一部畅销30余年的经典心理学史著作!它以19世纪为起点,采用生动的传记式写法,对现代心理学史进行了全面介绍,因而备受赞誉。作者为心理学的历史赋予了个性,不但介绍了心理学大师们的生平传记,还展现了他们重要的人生经历为其思想的形成与研究的开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为了始终与心理学的*发展紧密相连,本书第十版更与时俱进地介绍了进化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衍生与*发展。
作者简介
  作 者 简 介
  杜安·P. 舒尔茨(Duane P. Schultz),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与妻子悉妮·埃伦·舒尔茨(Sydney Ellen Schultz)合著的教材都深受读者喜爱。
  译 者 简 介
  叶浩生,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探新》副主编、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中国执委。2001—2009年,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2005—2013年,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报》副主编。主要著作和主编的教材有《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心理学史》《心理学理论精粹》和《心理学通史》等。主要论文有《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认知与身体:理论心理学的视角》等。

目  录
第一章 心理学史研究
你会看见小丑吗?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史?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历史的数据:重建心理学的过去
心理学的背景因素
科学史的概念
现代心理学演化中的思想学派
这本书的计划
问题讨论

第二章 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排便鸭与法兰西的荣耀
机械论的精神
前  言
  这本书关注的焦点是现代心理学的历史,即开始于19世纪晚期,成为一门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学科之后的心理学史。尽管我们并不是要忽视在此之前的哲学思想,但我们更注意那些同心理学的建立直接相关的问题。我们描述的是现代心理学的历史,而不是整个的心理学或者在心理学独立之前所有哲学工作的历史。
  我们将依据人物、观念和思想学派来叙述心理学的历史。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自1879年这一领域正式形成以来,心理学的方法和对象随着新观念的产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新的观念在一段时间内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支配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因此,我们的兴趣在于阐述那些支配这一领域的不同研究取向的发展顺序。
  我们在讨论每一种思想学派时,都把它看作一场运动,不单单是把它看作独立或孤立的实体,它产生于一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背景因素包括那一时代的思想精髓,即时代精神以及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因素。这些因素涵盖了战争的影响、对妇女和少数民族群体的偏见和歧视。
  尽管这本书是依照学派组织撰写的,但是我们承认这些学派的体系源于个体学者、研究人员、组织者和倡导者的工作。毕竟是人而不是抽象的力量撰写了文章,操作了实验,提交了论文,宣传了思想观念和培育了下一代心理学工作者。因此,我们将讨论那些塑造着这一领域的关键人物的贡献,指出他们的工作不仅受到他们所处时代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他们自己生活经验的影响。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十章
  行为主义的开端
  心理学家、婴儿与锤子:不要在家里这样试!
  年轻而漂亮的女研究生举起了婴儿,英俊而杰出的心理学家举起了锤子。女研究生在空中慢慢挥舞着自己的手,以吸引婴儿的注意,不让他向上或向后看。因此,分心的孩子没有注意到吊在天花板上的1.02米长、厚2厘米的钢条。他也看不到有人举起锤子,正在狠狠地用力敲击金属棒。
  在他们枯燥的研究报告上写着:孩子开始剧烈地运动,呼吸急促,手臂张开。当心理学家再次敲打金属棒的时候,孩子“开始撅着嘴并颤动”。到敲第三下的时候,孩子“突然放声大哭起来”(Watson Rayner, 1920, p. 2)。
  你或许在猜,这些人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这个实验的被试就是大名鼎鼎的“小阿尔伯特”——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婴儿。这位英俊的心理学家就是42岁的华生,行为主义流派的创建者。21岁的罗莎莉·雷纳(RosalieRayner) 是华生的助手,开着当时最流行、最昂贵的斯坦茨·贝尔凯特牌(StutzBearcat)汽车来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她与华生一起改变了心理学,但后来也终结了华生辉煌的学术生涯。
  当小阿尔伯特(他的姓仍然未知)背后响起锤子敲打金属棒声音的时候,他才8个月大。他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婴儿。华生选他作为实验被试,主要是因为他看起来比较镇定,不那么容易兴奋。
  在他被锤子的敲击声所恐吓的实验前2个月,阿尔伯特已经接受了一系列的刺激,包括白鼠、兔子、狗、猴子、燃烧的报纸,以及一些面具。他对这些物体都没有表示过任何的恐惧。事实上,所有人,包括阿尔伯特的妈妈,都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在任何情况下恐惧过——直至做实验的那一天。
  当华生第一次敲这根棒子的时候,阿尔伯特很害怕,而且明显地表现出是他生命中从未经历过的害怕。这让华生找到了无条件的情绪反应。他想给阿尔伯特制造一个条件情绪反应,比如他原来对白鼠不害怕,现在让他一见到这只白鼠,就同时弄出令他恐惧的响声来。用不了七次,孩子见到白鼠就害怕,即使没有人在他的背后敲打棒子。
  因此,华生和雷纳让阿尔伯特对一个原本中性的刺激建立了条件反应,而且如此的快速、有效。后来,他们证明了阿尔伯特的恐惧反应,可以推广到其他毛茸茸的白色东西上,比如兔子、狗、皮衣或者圣诞老人的面具!
  华生认为成人的害怕、焦虑和恐怖症都是建立在婴儿和儿童期的简单条件性情绪反应上,这些反应会伴随终生。
书摘插画
插图

 现代心理学史(第十版)(万千心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