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第二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地球科学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第二版)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341402
作者:高尚玉、张春来、邹学勇、伍永秋、魏兴琥、黄永梅、石莎、李汉东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编辑推荐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第2版)(精)》由高尚玉、张春来、邹学勇、伍永秋、魏兴琥等所著,内容包括植被恢复效果、土壤风蚀控制效果、地表释尘控制效果、土壤水蚀控制效果,以及治理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供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水土保持等领域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政府部门开展相关工程建设效益评估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是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1~2010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宏观研究核心成果的总结,内容包括植被恢复效果、土壤风蚀控制效果、地表释尘控制效果、土壤水蚀控制效果,以及治理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可供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水土保持等领域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政府部门开展相关工程建设效益评估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  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概要
1.2 区域概况
1.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植被恢复
2.1 植被调查路线与调查方法
2.1.1 调查路线
2.1.2 植被调查方法
2.1.3 生物多样性计算方法
2.2 植被类型及种属结构
2.2.1 主要植被类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绪 论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我国北方共发生大范围强沙尘暴灾害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沙尘暴直接危害西北和华北地区,并影响我国南方和整个东亚地区,成为东北半球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2000年春天,华北地区连续发生多次沙尘暴或浮尘天气,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4月27日、5月26日、6月5日三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2000年5月12~14日朱?基总理考察河北、内蒙古沙化严重地区,做出“加快防沙治沙步伐,特别是要加快北京及周边地区防沙治沙速度”的重要指示,当年国家即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试点。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抓紧环京津生态圈工程建设”的方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遏制北京及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的趋势,改善京津周围生态环境,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2001~2010年)?。200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
1.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概要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区西起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东至河北省平泉县,南起山西省代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0′~119°20′,北纬38°50′~46°40′,范围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等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5个县(旗、市、区),总面积为45.8万km2。
针对治理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采取的治理对策包括:①封山育林,杜绝一切经营性采伐活动,最大限度保护现有植被;②对流域内的陡坡耕地和库区周围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③开展飞播造林;④在山前险地区实施爆破造林;⑤营造农田防护林,改造残网破带;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减少入库泥沙量;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人工种植牧草,增加地面覆盖,变放牧为圈养;⑧开展生态移民,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防止边治理边破坏。
工程建设期10年,即2001~2010年,分两个阶段进行,2001~2005年为第一阶段,2006~2010年为第二阶段。到2010年,规划治理沙化土地及严重水土流失总面积20.5万km2,退耕还林262.91万hm2,其中退耕134.17万hm2、荒山荒地荒沙造林128.74万hm2;营造林494.41万hm2;草地治理1062.78万hm2,其中,禁牧568.45
?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第二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