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民族研究文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族文化 > 武陵山民族研究文论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4808815
作者:罗维庆 著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内容简介

  《武陵山民族研究文论》主要内容包括:土家族源于乌蛮考、默部东迁与土家族的定型、土家族姓氏起源演化考述、大湘西自然地域及行政区划的历史考察、明代卫所设置对土家族土司社会构建的影响等。

作者简介

  罗维庆,笔名罗午,男,土家族,出生于1954年9月。198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民族史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当年分配至湖南吉首大学任教,长期从事历史教学与民族史研究。1983年开始公开发表论文,计有论文50余篇,专著两部,参编地方志、高校教材、民族类渎本10余部。2011年,被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聘请为民族研究特邀专家。现为湖南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

目  录
民族史研究
试论土家族在清中叶白莲教起义中的作用
土家族源于乌蛮考
明代抗倭战争中的土家族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党的民族工作
改土归流:一场对湘西影响深远的政治变革
默部东迁与土家族的定型
酉水千户所考
马革裹尸何处还
明代土家族地区羁縻卫所研究
变异的三月街: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
试论土家族汉称的形成
区域经济研究
湘西自治州发展战略初探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土家族对本民族的称谓有两种,即汉语所谓的“土家”与本民族语所称的“毕兹卡”(因汉字记音的不同有“比基卡”、“密兹卡”、“毕机卡”、“贝其卡”、“贝锦卡”等)。现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毕兹卡”的本意就是“土家”,二者为一,这种观点的由来是因为土家语呼汉族为“巴卡”,意为“客人”,呼苗族为“辟卡”,意为“邻近的人”。既有客人和邻近的人,就应有本地人,故而就认为“毕兹卡”即“本地人”,“本地人”即土家。这种推论我们认为是不对的。因为“氏族名称的职能在于使这一名称全体成员保持对于共同世系的记忆”,而推理显然就失去了氏族名称的意义。根据氏族名称应是使“全体成员保持对于共同世系的记忆”这一概念出发,我们认为“毕兹卡”这一族称应来源于对本部族远祖的记忆或祖宗发源地的记忆。就目前已知的巴人的分支,是没有称为“毕兹”或与之同音的。因此毕兹卡不可能是巴人的称呼。我们在前面已论述了土家族与生活于贵州的古代民族有一定的联系,那么,从这里当应找到族称来源的痕迹。
  《西南彝志》卷八“这是六祖的起源”载:穆克克后裔第九世其后为必鲁、必其、咪隆、鲁歹士目之祖。《大定县志》卷五:“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号其地为比跻,久之伪为毕节”。可知生活于毕节的这一古代民族是有以“必其”、“比跻”为族称的。我们在语言部分已找出了土家语与这一地区古代民族语言的亲缘关系,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毕兹卡”即“比其人”、“比跻人”。必其、比跻应为部落首领的名字,这种以部落有名望的人作部落名称,在彝族中是很普遍的,按《元史·地理志》载云南行省武定路记该地区彝族“以远祖罗婺为部名”;又,罗雄州说“有罗雄者居此,至其孙普恐,名其部日罗雄”;又,南路州说“罗爨蛮之裔落蒙所筑,子孙世居之,因名落蒙部”;又,仁德府说,“乌蛮之裔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等等。
  语言与名称的相似,我们认为“毕兹卡”就是“必其人”或“比跻人”,能给以佐证的还有同一部落而进入云南的人,据《大定县志》载“比跻地与水西、乌撒、播勒三家界相连,三家俱来越占,比跻潜逃至募役司后,又遁至楚雄府家焉”这进人云南的一部,亦称为“土家”,用本民族语称则为“密撒巴”、“迷撒拔”等,这“密撒巴”与“毕兹卡”有一定转音关系,应为汉语方言不同而出现的同音异字。


 武陵山民族研究文论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