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叶剑英传

  • 版 次:2
  • 页 数:467
  • 字 数:650000
  • 印刷时间:2006年11月01日
  • 开 本: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0922992
  • 丛书名:《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
作者:《叶剑英传》编写组 著出版社:当代中国丛书编缉部出版时间:2006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立项,军事科学院组织编写,历经十余年努力,聆听叶帅生前56次回忆谈话,查阅军内外100余家档案馆等单位所收存的史料,走访近千人,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再现了德高望重的叶剑英元帅辉煌的历史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书稿经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邓小平为本书题写书名。
叶剑英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是如何走上革命的道路的呢?本书编著者历经十余年努力,聆听叶帅生前56次回忆谈话,查阅军内外100余家档案馆等单位所收存的史料,走访近千人,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再现了德高望重的叶剑英元帅辉煌的历史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 梅水之滨
第一节 童年在雁洋
第二节 丙村三堡学堂
第三节 剪辫子,打“潮勇”
第四节 就读东山中学,立志报国救民
第二章 漂泊南洋与习武云南
第一节 海外谋生
第二节 人云南讲武学校
第三节 与日本教官比武
第四节 质问唐都督
第五节 “把剑长歌气压轩”
第三章 追随孙中山革命
第一节 投奔“援闽粤军”
前  言
引言   在松柏挺立、庄严肃穆的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里,紧靠着广州起义烈士墓右侧,矗立着一座身着元帅服、神态安详的石雕胸像。胸像的底座上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三个金色大字——叶剑英。胸像前下方,安放着叶剑英的灵骨,上面覆盖一块长方形的褐色卧碑,碑上铭刻着中国共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在博古、李德等的错误指挥下接连失利。广昌失守之后,整个战役失败已成定局。
  1934年5月间,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设想,准备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但没有适时作出转变战略方针的决断,转移的准备工作只在极少数中央领导人中秘密地进行。
  这时,叶剑英刚从福建前线调回总部任军委四局局长,兼管军委直属队工作。他到任后,首先从各方面调查了解干部情况,及时地向军委提出了干部配备方案。当时,不少同志因为抵制“左”倾错误,受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有的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撤职,开除党籍。在转移前,“左”倾错误领导者把这部分被打击的干部看作是“包袱”、“累赘”,想甩掉一批,杀掉一批。叶剑英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抵制了这种错误的做法。他亲自找这些同志谈话,深入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深感其中的多数同志是对“左”倾错误领导不满,拥护毛泽东的好干部,有的人虽然犯过错误,但性质并不严重;有的则是编余干部。他认为,既不能把党的这些宝贵财富视为“包袱”,随意抛弃,更不能随意杀掉。因此,他力主这部分干部应该得到保护。于是冒着再遭打击的危险,仗义执言,尽量设法让他们随军突围转移。当时国家保卫局内部决定,对犯“错误”干部开列了一个留走名单。名单上有五六十个干部,分成A、B、C三类,一类是要杀的,一类是要留在苏区的,另一类是可以参加突围转移的。当保卫局长邓发带着这份名单,征求叶剑英意见时,叶据理力争,要求尽量少留人,坚决反对杀人。凡是他了解情况的,逐个陈述自己的看法,极力加以保护。名单上有边章伍的名字,被划入要枪毙的一类。叶剑英说,这个同志我非常熟悉,他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很有学问,军事理论和军事素质比较高,是军队有用之才;他参加宁都起义也是有功劳的,工作很有成绩,他是个好人,怎能把人家列为反革命呢?邓发被说服了,便把边章伍的名字勾掉。此后,叶剑英与边章伍一起共事多年,从未向边提起此事。当边章武知道了这件事时,激动地向妻子陈宛文说,我这个脑袋是叶参座给保下来的,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了他救命之恩!此事一直传为佳话。
  叶剑英就是这样一位悄悄做好事,却从不宣扬自己的人。他在组织人事问题上,一向严守纪律,不随意议论不该议论的事情,不封官许愿,不送人情,充分体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的党性立场。
  那张干部“名单”是一个信号。叶剑英感到问题非常严重,自己有责任保护好一些蒙受冤屈的同志。
  在一次讨论如何组织军委纵队的会议上,他向朱德、周恩来等军委领导人提出了妥善安置和保护干部的建议和方案,在他的提议下,经过军委批准,组成军委干部团(属随营学校),保留战斗骨干,收编红军大学和其他几所已被撤销的学校中的部分教员、学员和受“左”倾领导打击排斥的所谓“犯错误”的干部和编余干部。这些干部能分配到各个军团和安排在军委机关的尽量安排,随时可以调入。这样,保护了党和红军的一批重要干部,其中就包括萧劲光、郭化若等。这批干部在遵义会议之后,都先后恢复名誉并分配了工作,他们不仅在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都成为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干部。

 叶剑英传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