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上下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 > 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上下册)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6923993
作者:中国艺术人类学会 编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人类学论文集得以出版,标志着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以往的学者都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研究,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让大家交流,也没有出版过有如此众多学者参与的论文集。这一论文集的出版得益于在200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而这本论文集则是这一研讨会的学术成果。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十年以前这一研究领域还很少为人知道,但在今天,不仅许多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招收这一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更重要的是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地在影响着许多相关的人类学和艺术学的学科。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因此来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专家不仅有来自各不同艺术专业的学者,还有来自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论坛除大会发言外,还按专业分成综合理论、音乐表演、造型艺术、戏曲和服饰五个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因此,跨学科的视角和跨学科的研究成为了本论文集的一个特点。
  本书是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专家联手,整合和优化研究资源和人才,采用独立运营机制,强调学术的基础性、交叉性、前沿性和现实性,立足上海、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围绕“中国视野的音乐人类学建设”为目标,开展扎实且具有创新意义的基础研究。
作者简介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依托上海音乐学院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优势,以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从国际语境中的音乐人类学观念和方法、中国视野中的传统音乐声像行为,以及上海城市及长江三角洲地域中的音乐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与国际学
目  录
上册
 序言
 理论范式·建构
  从实求美——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践
 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沿革与本土价值
 艺术与政治——20世纪80年代韩国的民族艺术运动
 人类学者如何看待民俗的艺术
 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
 学术范式的转换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
 关于视觉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
 艺术发生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之个案
 艺术人类学如何可能——论当代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趋势
 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志方法讨论
 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兼谈民族艺术的研究方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册
  理论范式·建构
  从实求美——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践  
  我虽然说是一辈子搞人类学的,但是艺术人类学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新的科目,加之来之前有很多琐事,准备得很不够。所以我今天在诸位专家之前就有些班门弄斧了。我今天只能简单的、一般性的、意见性的说一说我的看法,请大家指教。大家都知道,费孝通先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现代人类学、社会学的奠基人。我想我们人类学走的路子,不但是中国大陆,应该是海峡两岸,都还是追随费先生的步伐。费先生晚年用“从实求知”这四个字来总结他的老师Malinowski(马林诺夫斯基)和他自己毕生寻求有关人的文化的科学知识的足迹。所谓“实”,就是实际。他自己说,这个所谓的“实”就是他后来从事的“行行重行行”的工作。这种工作就是Malinowski所说的“fieldwork”,用我们的中文说就叫做“田野工作”。“从实求知”就是不断地、全面地、深入田野工作中求取人类学的知识。艺术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部分,其所用的方法也应该是一样的。不过艺术人类学是以研究艺术作为其对象的,艺术的普遍特征是美,那么我们在求知之上,还有求美。所以我就模仿费先生的“从实求知”,改动一个字,把论文题目定为“从实求美”,副题是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践。
  ……

 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上下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