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山海经

  • 版 次:1
  • 页 数:345
  • 字 数:410000
  • 印刷时间:2011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8733327
  • 丛书名:国学集萃丛书
作者:刘向,刘歆 编定,崔建林 注译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编辑推荐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色彩的*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夕卜。《山海经》还以流,卜账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堪称奇书。

  中华民族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浩如烟海的历代名著,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著述为中华民族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国学集萃丛书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您了解国学典籍的**选择。

 
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山海经》全书十八篇,约三万一千字。五藏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五篇、大荒经四篇。《汉书.艺文志》作十三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內容以五藏山经五篇和海外经四篇作为一组;海内经四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五篇以及书末海内经一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当做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目  录
前 言
卷 一 南山经
卷 二 西山经
卷 三 北山经
卷 四 东山经
卷 五 中山经
卷 六 海外南经
卷 七 海外西经
卷 入 海外北经
卷 九 海外东经
卷 十 海内南经
卷十一 海內西经
卷十二 海内北经
卷十三 海內东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昔隹)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穀,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穀,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 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
沛,佩之无瘕疾。
[1](昔隹),鹊的古字。(昔隹)山,清吕调阳《五藏山经传》卷一:“即达穆楚克山,雅鲁藏布所源也。雅鲁藏布即赤水,其源有池斜锐,水自东北流出,会池北一源,象(昔隹)仰地张喙之形,故山得名焉。”
[2]明王崇庆《山海经释义》认为“首曰(昔隹)山”和“首曰招摇之山”有矛盾,是一山而二名或两山相并。《山海经》中的某山之首的“首”字有特定含义。同时,《南山经》的开始又是特殊情况,末段的统计是十座山,必须把(昔隹)山算进去才够数,所以郝懿行怀疑“(昔隹)山”之后有关于雊山情况介绍的文字脱落,也有道理。《五藏山经传》卷一:“招摇之山在(昔隹)山西五十里,即狼阡喀巴布山也。”
[3]西海,《五藏山经传》卷一:“马品木达赖池,池周二百余里,即经所云西海也。”
[4]金、玉,金,古代泛指五金或金属矿石;玉, 泛指有光泽的美石。类似的很多词在古今都很常 用,但往往所指并非一种具体东西。
[5]华,同“花”。
[6]祝余,《五藏山经传》卷一:“祝余即贝母,苗似大蒜,青华,根作辩如贝子,拔之有顷渐堕,如 祝者时一俯屈,故名。余、余古通,古作争余,既接垂屈也。
[7]穀,桑科植物,又称构或楮,皮可制桑皮纸。穀、穀(谷)字形相近,毕沅等认为下文多有“穀”字误作“穀”,凡行文明显可见其指树木而又作“榖”者,译文直接译为榖。此树名“迷榖”也能就是“迷穀”的字讹,但已无从考证。《山海经》中的许多名物都有这个情况。 独独
[8]禺(yu),兽名,形似猕猴,赤目长尾,古书上称为“果然”,又说这种动物见人则笑,笑而嘴唇上翻遮住面部然后逃跑,后人通常猜测为猿类动物,众说不一。《五藏山经传》卷一:“禺,狒狒也。一名蒙颂,一名枭阳。字又作‘ ’,象被发蒙戎之状,后人读为狒,故不知禺为何物矣。”
[9]狌狌,即猩猩。

 山海经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