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的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电视的记忆

  • 版 次:1
  • 页 数:235
  • 字 数:252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2629084
  • 丛书名:SMG新闻纪实书系
作者: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评论部 主编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内容简介
六集电视专题系列片《电视的记忆》,是为中国电视五十周年而制作的特别节目。系列片选取了*代表性的六类电视节目形态,即新闻、纪录片、春节联欢晚会、真人秀、广告和主持人,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视角梳理出一条电视发展的脉络,充分反映出中国电视五十年的深刻变革。在片中,记者采访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中*标志性和符号意义的亲历者和当事人,如杨伟光、赵忠祥、屠国璧、黄一鹤、叶惠贤、崔永元、水均益等,为中国电视的发展留下了—份宝贵的口述史料。
目  录
上篇 电视的记忆
 感受新闻的力量
 【亲历者说】
 杨伟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改革之路
 赵忠祥:从《新闻联播》到“春晚”
 “春晚”现象
 【亲历者说】
 黄一鹤:1984年“春晚”内幕
 国与家
 【亲历者说】
 刘景镝:我与《纪录片编辑室》
 新偶像的诞生
 [亲历者说】
 李宇春:“超女冠军”的困惑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篇 电视的记忆
  感受新闻的力量
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的梦想,始于1958年,从那个时候算起,它已经度过了整整五十个炎黄春秋。作为一个普通的电视观众,我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是,电视新闻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尽管与国际接轨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而且还要面对互联网的激烈竞争,但中国观众对电视新闻的依赖,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应。在某种程度上,电视新闻往往决定了人们对事件的基本判断。电视新闻的影响力,足以改变观众的日常生活。
——朱大可
这是中国电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新闻直播:2008年5月12日15时,在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的32分钟,中央电视台(下称“央视”或“(2CTV”)新闻频道的整点新闻,以头条形式播出了地震消息;20分钟后,又中断正常节目,用最快的速度推出现场直播报道,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方式,让公众同步了解灾区救援情况。随后,全国多家电视台也相继推出汶川地震现场直播报道。
这次长达一个月的抗震救灾直播,创造了中国多个电视新闻直播和收视之最。根据中央电视台索福瑞提供的数据:仅2008年5月12日到18日,全国各级电视台共播出了1397小时的抗震救灾直播节目,有超过十亿的观众通过直播获得灾情信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5月13日的最高收视份额达到7.58%,创下了开播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的公众从上到下,上到我们的中央政府,下到我们普通的黎民百姓,获得信息,而且获得非常权威的信息,大量的是通过我们中国电视,特别是电视新闻的直播。
1958年10月1日,当天刚刚开播的上海电视台播发了第一条新闻,它是关于上海国庆游行的报道。同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也已正式对外播出,这是中国最早的两家电视台。由于当时是用电影胶片拍摄,一般的电视新闻往往要等到几天后才能播出。
朱盾 时任上海电视台记者
当时人民广场是10点钟开始游行,正式游行之前我们要送一次片子,因为电视台有些骑摩托车的通讯员,第一次片子就在这个时候送。
朱盾是上海电视台第一批新闻记者之一,参与了《上海欢庆建国9周年》新闻的拍摄制作。为了保证这条新闻能在当天播出,他们采取了接力的方式。
朱盾 时任上海电视台记者

 电视的记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