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境界——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文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反思与境界——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文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1139578
作者:胡军 主编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内容简介
2005年11月5~7日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市哲学会、国际儒联、南阳市政府和冯友兰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冯友兰先生去世后至2005年其间共召开过规模较大的六次学术研讨会。第六届研讨会应该说是规模*的一次。来自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和香港、台湾地区及美国、韩国、日本等近200余位学者出席了此次大会。北京大学老校长、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著名作家宗璞,冯友兰家乡河南省南阳市的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开幕式。本书收录了这次研讨会上的经典论文。
目  录
一 冯学与中国文化
 “圣贤之后”的人生追寻——《新世训》的伦理学意义与功能
 论冯友兰晚年的政治意识
 冯友兰文化观解读
 《新事论》的民族文化情结
 心诚则灵:三论中国学者的中国气派——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校务活动考略
 新时期冯友兰先生的元哲学观初探
 冯友兰先生是当代贵和哲学的一面旗帜
 论冯友兰清代学术史观
 中国哲学的魅力——读三联书店版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
 经学时代下的清代学术观——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札记
 “冯友兰哲学”与“张东荪哲学”
 冯友兰哲学史著作中的美学思想述评
二 冯学的治学方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 冯学与中国文化
  “圣贤之后”的人生追寻——《新世训》的伦理学意义与功能
陈 来 (北京大学哲学系)
不同的解读源自于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所形成的不同的理论视野,而且,不同的阅读个体对同一历史文本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从这点来看,在“理解”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获取可能激活文本的理论意义的新的视界。因此,对一个哲学家某部著作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并不能完全以这个哲学家的自我陈述为限制,这是很显然的。比如,在冯友兰先生在世时我曾问他,贞元六书中何者最为重要,当时他的回答中并没有提及《新事论》和《新世训》,他在《三松堂自序》和《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中也明确说过他认为这两部书价值不高。但在1990年代初,当我研究《新事论》的时候,发现该书所讨论的正是1980年代中期以来最受关注的中西文化问题、文化与现代化问题,这使我对《新事论》的当代相关性和重要意义得出了与冯友兰自己很不相同的认识。本于这样的经验,对于《新世训》的理解,我也期望能找到类似的视角,这就是,本文试图将其论述纳入现代性的伦理变迁来重新认识其意义。
二十年来中国社会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已经使我们切近地体会到,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成功”成了青年大众最流行的价值取向,而“高尚”已经成了过去的文化符号。
  ……

 反思与境界——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文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