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近代思想形成的比较研究——结构发生学的考察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西近代思想形成的比较研究——结构发生学的考察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10155555
作者:沈汉 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4月 
内容简介
《中西近代思想形成的比较研究:结构发生学的考察》分为两部分:中世纪思想的结构、近代思想的结构,内容包括:第1章欧洲;第2章中国;第3章地理学;第4章“西学东渐”;第5章历史学思想;第6章社会学思想;第7章法学思想;第8章经济学思想;第9章教育思想;第10章语言和文学思想;第11章政治思想;第12章对中国近代思想形成的若干结构发生学的思考。
目  录
前言
第一编中世纪思想的结构
第一章欧洲
一、古代思想的重新发现
二、宗教裁判所和政府的思想钳制与迫害
三、经院哲学
四、人文主义
第二章中国
一、理学
二、转向经学史和考据学
补叙: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第二编近代思想的结构
第三章地理学
一、西方人的地理学知识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关于学习的目的,陆九渊称,“今所学为何事?人生天地间,为人当尽人道”,而不是去认识外界客观事物。陆九渊提出了“心即理”,即“心”与“理”同一的观点,认为“义理之在人心,实天之所与不可泯灭者焉”。

  陆九渊的哲学以“明心”为根本。这与程、朱学派倡导的“格物穷理”有所不同。陆九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者。但是,在陆九渊那里,主观唯心主义还没有发展成熟。在“物”和“我”之间,还有一个待“明”之“理”的客体。

  到了明朝,苛政弊政甚多,专制政治变本加厉发展。理学最后一个阶段的发展与专制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理学的发展,起了束缚思想的作用。而理学从客观唯心主义发展到主观唯心主义,表现出向右转的趋向。王守仁的学说便是这种倾向的代表。

  王守仁(1472—1529年),字阳明,曾担任过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左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职。著有《王文成公全书》(即《阳明全书》)三十八卷。他在早年接受了朱熹的哲学观念。随着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活动,他感到朱熹的学说支离破碎,不利于振兴封建道德,转而对朱熹理学持抨击态度,认为朱熹理学造成了学术沦丧和道德不明。他试图在思想上另寻出路,一度接受了佛教和老子学说,试图从中寻求修身救国的道理。但终究发现脱离尘世的佛、道学说无济于事。1505年以后开始研究和倡导心学。1517—1519年他先后镇压了发生在湘南和闽南的陈日能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和南昌宁王朱宸濠的武装叛乱。

 


 中西近代思想形成的比较研究——结构发生学的考察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