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论——治理、剩余索取权和组织形式(引进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一般管理学 > 企业理论——治理、剩余索取权和组织形式(引进版)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4201227
  • 丛书名:常青藤·汉译学术经典
作者:(美)詹森(Jensen,M.C.) 著,童英 译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关于研究“治理剩余索取权和组织形式”的专著,书中包括了作者与作者的合作者们在*近30年所写的8篇文章,涉及了企业理论的各个方面,书中具体包括了:公司治理和公司控制权市场、外部股权的代理成本、重新定义生产函数等内容。  
内容简介
这本书包括了我与我的合作者们(后面的章节将会提及)在最近30年所写的8篇文章,涉及了企业理论的各个方面。我们写这些文章的目的在于更彻底地探究到底是哪些力量推动着企业有效运作、创造价值继而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和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与政治规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从根本上理解公司的本质非常必要。毕竟公司只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此外还存在很多诸如合伙、互助、非营利等其他的组织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系列复杂的自愿合约间(涉及顾客、员工、管理人员、原料供应商、资本和风险分担)的纽带。每个合约方都只需与公司这个虚拟的法律实体签订合约,而无需各方两两签约,从而大大简化了签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签约方的权利(即公司的特权及其与每个签约方的显性和隐性合同)由法律界定。
与所有组织一样,公司将控制权赋予剩余风险(指的是与净现金流相关的风险)的承担主体。例如,合伙及私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组织控制权在主要决策者(经理或董事)手中;互助企业和消费者合作社里的这种权利就在顾客手中;而供应合作社的控制权就在供应者手中。
作者简介
迈克尔·C詹森(Michael C Jensen)是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JesSe Isidor Straus讲座教授,以及《组织战略的基础)(Found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y,Harvard)一书的作者。
目  录
前言
简介
第一篇 公司治理和公司控制权市场
第一章 美国的公司治理:世纪年代的教训
第一节 媒体和学术
第二节 政策反应
第三节 混入政治因素的契约问题
第二章 现代工业革命、退出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失败
第一节 简介
第二节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四节 退出的困难
第五节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作用
第六节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失败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篇 公司治理和公司控制权市场
第二章 现代工业革命、退出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失败
  2.1简介
  现代工业革命和历史上曾出现的工业革命之对比
  科技、政治、监管和经济的重大力量正急剧改变着全球的竞争环境。自19世纪以来,我们还从来没有看到经济格局发生过如此大的变化。过去的40年里,变化的范围和速度如此之大,足以证明这是一场现代工业革命。并且我预测,要在全球经济中完全释放出这场革命的力量,我们还需要再等几十年。
  尽管这次经济革命和历史上最近的一次相隔了一个多世纪,但比较两者,却可以发现它们惊人地相似。最明显的莫过于随着新技术及管理方法的普及,企业的成本大大减少、劳动的平均生产力上升而边际生产力却下降、劳动收入和产能过剩的增长脚步放慢,最终导致企业压缩规模或者被迫退出市场。
资本市场在19世纪和20世纪80年代挤出过剩产能的运动中起到了主要作用。19世纪90年代的兼并狂潮使得大量独立的企业被合并,不少边缘企业倒闭。20世纪80年代,资本市场通过杠杆收购、股票回购、恶意托管、杠柙收购和拆分帮助企业消化过剩产能。与在20世纪80年代被管理人员、政策制定者和新闻媒体诋毁的收购专家们—样,19世纪所谓的“强盗大亨”们也饱受批评和指责。紧随其后便出台了限制资本市场的政策,如19世纪阻止合并的反垄断法和20世纪80年代后期修订的信贷市场新规章、反收购法令和那些限制控制权市场的法庭判决。
尽管19世纪的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社会福利,但人力和物力资本的更新所带来的巨额成本让革命的过程变得异常艰辛,备受误解。20世纪中期以来科技及其他方面的进步在近20年来以类似的方式实现着自我积累: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新—轮的产能过剩及其所导致的企业退出和工人岗位变换等等。尽管这种有效的退出(之所以称之为有效,是因为它对生产力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作用)意义重大,自熊彼特1942年发文表达对这种创造性破坏的看法后,很少有人再涉足这方面的研究。这些看法几乎肯定将在未来的10年里被人们重新认识。
“所有的企业战略只有在其被制定出来的特殊背景下去理解才有意义。它的作用只有在常年的创造性毁灭中而非平静中才能被认识……通常的理论文章和政府部门的报告几乎从不试图去认识事物的真相。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一段历史,另一方面他们也很难把握一个正在变化的情境一就像企业想在正从脚底滑走的地面上站稳脚跟一样困难。
……
书摘插画
插图

 企业理论——治理、剩余索取权和组织形式(引进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