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生命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生物世界 > 植物与生命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9221584
作者:秦路平 张德顺 周秀佳 主编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编辑推荐
为中学生 植物爱好者打开植物与生命的知识大门 
内容简介
植物是地球上*常见的生物,这些形态各异、数量巨大的植物分布非常广泛。他们的重要作用是固碳放氧,为一切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我们在日常生活、普通教材和一般读物中了解了植物、生态、环境之类的知识,知道了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本书将从植物进化、丰富多彩的植物多样性、植物引种驯化和入侵、植物医药、植物能源、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和植物资源保护等七个方面拓展植物的认知深度。
作者简介
秦路平  男,博士,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为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资源学。研究方向:1、药用植物和植物药的生物活性及物质基础。2、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对中药品质的影响。3、植物药和中药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和配伍机制研究。1966年7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本科,同年考取生药学研究生,1993年6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比利时根特大学访问学者(1999、2000)、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客座教授(2001-2003)。
以课题负责人承担或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863课题1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项,上海市和军队等省部级课题11项,并承担横向合作课题12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7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1项(其中授权18项),主编和参编出版著作2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担任主要学术职务:上海市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分会副会长、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植物的系统与进化
第三章 丰富多彩的植物多样性
第四章 园林植物
第五章 园艺植物
第六章 植物与医药健康
第七章 植物与能源
第八章 农作物的多样性
第九章 植物的栽培驯化、引种和入侵
第十章 转基因植物及其生物安全
第十一章 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第十二章 植物与生命课题实践活动拓展及探索
前  言
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生物,这些形态各异、数量巨大的植物分布非常广泛。他们的重要作用是固炭放氧,为一切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我们在日常生活、普通教材和一般读物中了解了植物、生态、环境之类的知识,知道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本书将从植物的系统与进化、丰富多彩的植物多样性、植物的栽培驯化、引种和入侵、植物与医药健康、植物与能源、转基因植物及其生物安全和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等方面拓展植物的认知深度。为了使该书编辑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科学性和乡土特点,上海市植物学会组织了该学科的专家、学者、教授多次研讨,在此基础上,撰写《植物与生命》专著。该部分书将努力成为系统内最优秀的读物。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分工如下:第一章绪论由周秀佳、曹晓清编写;第二章植物的系统与进化由李秀芳、有祥亮、刘鸣、商侃侃、李科科编写;第三章丰富多彩的植物多样性由曹同、李宏庆、王幼芳、于晶编写;第四章园林植物由张徳顺、王振、王维霞、段培奎、苏宪春、章丽耀、田旗编写;第五章园艺植物由郗金标、李秀芳、张建锋、李维娜、刘红权编写;第六章植物与医药健康由辛海量、黄宝康、秦路平、孙慧编写;第七章植物与能源由辛海亮、韩婷、蒋益萍、秦路平编写;第八章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由乔永进、张俊芳、王梦晗、李东明、王铖、王吉栋编写;第九章植物的栽培驯化、引种和入侵由卢宝荣、宋志平、张文驹编写;第十章转基因植物及其生物安全由卢宝荣、宋志平、张文驹编写;第十一章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由黄宝康秦路平、孙慧、贾敏编写;第十二章《植物与生命》课题实践活动拓展及探索由刘国璋、曹晓清编写。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植物与生命,说的是植物是最重要的生物,正是植物的出现,整个地球才变成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生气勃勃的世界。1972 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第一次通过了人类环境会议决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的口号。它提醒人们:生命,包括人类生命在内,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只有地球才具备着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归根到底不外乎能量和物质两个条件。在此,人们要问什么是生命?生命是活的东西,就是指生命可以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新陈代谢,一旦新陈代谢停止,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
植物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形态各异、数量巨大,分布广泛。植物可以固碳放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植物还为人类提供了所需要的氧气、食物、工业原料,可以说它们是我们真正的“衣食之源”。我们设定“植物与生命”这样一个命题,是想说明植物本身作为生命存在形式,其本身即充满许多已经弄清和有待弄清的奥秘。且植物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生命存在,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已经知道的植物种类多至30 余万种,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等,它们的大小、形态结构和成长方式各不相同,共同组成了复杂的植物界。其实,现存的如此复杂的植物界的形成,经历了与地球演化相伴而生、相互作用的漫长历程,可以说是植物装点着地球、地球承载着植物。尤其是在35 亿年前,陆生植物的出现。绿色植物首先出现在水中(包括海水、淡水),再到水边湿地,随即第一批陆生动物开始活跃其间,以后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慢慢向内陆、高山扩展,最终占据了整个陆地,形成地球上广袤的植被。生物的大量出现,使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演进,进而逐渐形成稳定的地球大环境,植物在其中功不可没。
一、植物是物质和能量来源的基础
南非科学家斯瓦茨兰在前寒武纪中期岩石中得到最早的光合细菌和蓝绿藻的化石,证明了约35 亿年前已形成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当含有叶绿体的生物在海洋中繁殖、蔓延,消耗CO2,产生了分子氧,又经过20 亿年的漫长过程,出现了氧化性的大气,再经物理、化学作用产生了臭氧层,得以可抵挡强大的紫外线辐射,因此,水生的原始植物就有条件着陆并发展成为陆生植物和陆生生物。
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是由一系列圈层结构组成。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渗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最活跃的圈层。
1. 岩石圈
书摘插画
插图

 植物与生命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