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贴善本精华·袁安碑·袁敞碑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书法/篆刻 > 碑贴善本精华·袁安碑·袁敞碑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7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80735359
作者:江吟,许洪流 主编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5月 
编辑推荐
《袁安碑、袁敞碑》:东汉永元四年(92年)立,篆书,10行,行存15字。藏河南省博物馆。上下残损,民国十八年被发现,为世所重,一九二三年在洛阳出土《袁敞碑》,书风与此碑极其相似,专家以为一人所书。袁敞为袁安之子。后多以二碑并称。《袁安碑》在书风上属于规范严谨一类,篆法通婉流畅,精细均匀,疏密得当,加之刻工精细。继承了正脉篆书传统。不失为临习篆书的好范本。 
内容简介
传世“峄山碑》均为北宋以来的重摹翻刻本。《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 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郡县,上峄山”而立石称颂秦德的《峄山刻石))原石,传为李斯手笔,早在唐以前就已无迹可寻。因此,今天所见的《峄山碑》小篆字形,离真正的秦刻原貌和秦篆书风都有一定距离;但是,传世《峄山碑》书迹,因为摹刻的高妙,依然不失为后世习学“玉箸篆”(玉筋篆)的*典范之一。
“玉箸篆”仅为小篆体式之一。因其书写笔道道劲,线型状如玉筋(箸,筷子)圆润温厚,故得名。比玉箸篆线条更细挺的小篆,后世又命名为“铁线篆”。“玉箸篆”的名称在唐代广泛使用,并多认为是“玉筋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唐文宗时的舒元舆还作《玉箸篆志》专论李斯、李阳冰的篆书。其实《史记》中记载的传为李斯所书的七地秦刻石,原石多已亡佚,原刻拓本也极少见,近世学者比较公认的秦刻石是《琅邪台刻石》残石,其次认为书风比较接近秦刻原貌的是《泰山刻石))二十九字残石拓本。以传世《峄山碑》诸字比较《琅邪台》《泰山》两刻,还是可以看出有小篆风貌上的差异。宋元时期翻刻的《峄山碑》,大抵是根据南唐北宋期间的篆书名家徐铉摹本系统而出,因此其字形笔势均已受到唐代篆书第一高手李阳冰的影响。在秦刻所存无多的情况下,精整流丽、精神奕烨的《峄山碑》仍然是今天学习小篆的*范本之一。
书摘插画
插图

 碑贴善本精华·袁安碑·袁敞碑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