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与经前期综合征——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妇产科学 > 痛经与经前期综合征——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4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741552
  • 丛书名: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
作者:程蔚蔚//花琪|主编:李广智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编辑推荐
您是否有过“挂名医号难,多听名医指导更难”的抱怨?该丛书帮您把名医请到家里来,您百问,他百答,时刻为您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卫专业委员会,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上海医学会科普学会推荐优秀科普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了痛经与经前期综合征的常识、发病情况、病因、症状、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该书可供痛经与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基层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程蔚蔚,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围产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妇产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上海围产学会分会常委,上海市优生优育学会理事,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上海医学》杂志编委。
目  录
常识篇
 什么是月经?
 什么是经前期综合征?
 哪些人易患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可分为哪几型?
 经前期综合征就医须知有哪些?
 什么是下丘脑-体-巢轴?
 性激素与下丘脑-体-巢轴的关系是什么?
 下丘脑-体-巢轴有什么功能?
 雌激素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孕激素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前列腺素有什么作用?
 经前期综合征影响女性性行为吗?
 中医对经前期综合征的认识如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常识篇
  什么是月经?
  月经是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女性为什么会有月经呢?首先必须了解女性的生殖器官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才能说明这一问题。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宫和输卵管则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几十万个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1个卵子。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没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渐发育,同时合成雌激素。当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之后,卵泡壁塌陷,细胞变大、变黄,称为黄体,它不仅合成雌激素同时还产生孕激素。随着卵巢的变化,子宫内膜受其影响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增多、增大,血管变得愈加迂曲,呈螺旋状,称为增殖期子宫内膜。排卵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宫内膜发生水肿,腺体产生大量黏液及糖原,内膜厚度由1mm增到6mm,称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如果此时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则受精卵经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内发育,称为妊娠,妊娠组织合成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持卵巢黄体继续发育;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在排卵后14天左右,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收缩,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因此,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的长短,一般为28—30天,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出血的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总量约80ml,一般不超过100ml。
(花琪)
  什么是经前期综合征?
育龄妇女在月经前7~14天(即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这一周期性改变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也是育龄妇女的普遍现象。由于本病的精神、情绪障碍更为突出,以往曾命名为“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近年认为本病症状波及范围广泛,除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涉及几个互不相联的器官、系统,包括多种多样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故总称“经前期综合征”。但仍有学者突出有关情绪异常这方面的症状而提出“晚黄体期焦虑症”这一命名作为经前期综合征的一个分支。
本病是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主要为烦躁、易怒、悲伤、失眠、头痛、乳房胀痛、腹胀、下腹痛、体重增加、神经过敏等一系列精神症状,以及水盐代谢紊乱的一组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在生育期妇女发病率较高,轻症者虽能从事工作,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低,重症者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需要治疗。
书摘插画
插图

 痛经与经前期综合征——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