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大胆猜想“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整合模型”)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大胆猜想“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整合模型”)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216000
  • 印刷时间:2014年02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0994628
  • 丛书名:公共管理研究书系
作者:吴开松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编辑推荐
  要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就必须从民众的心理层面着手,从根源入去寻找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真正做到将群体性事件扼杀在摇篮里。这也要求基层政府部门脚踏实地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和“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忧百姓之所忧”。笔者从接触到“群体性事件”这一课题开始,就认真拜读了国内外关于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各种论文、著作等,发现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宏观方面的,政府部门和各社会组织需要高瞻远瞩,发展地方经济,将民众的利益放在**位,深入贯彻落实和实施信访机制、政务公开机制、三公开制度等;二是微观方面的,群体性事件受到个体的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需要时刻关注和调研社会民众的心理动态,定期对民众的生活满意状况、幸福指数、对政府部门的满意程度、对政务人员的信任度和办事效率的评价等,然后根据这些社会心态反馈结果找到根源,从根源着手彻底消除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根源。
 
内容简介
  本书遵循“选题背景—文献综述—实证研究”的逻辑主线,对群体性事件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和探讨。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对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各种理论,包括概念界定、类型划分、特点、影响和理论模型;其次,结合我国国情,对影响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构建本土的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型。


作者简介
  吴开松(1964- ),汉族,湖北松滋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法学(政治学)博士,行政管理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政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公共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公共关系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立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政府危机管理、基层政府管理。
目  录
第一部分引言/1
第一章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缘由/3
第二章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价值/6
第一节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的理论价值/8
第二节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的实践价值/12
第三章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内容/16
第一节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的命题假设/16
第二节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的创新之处/17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19
第四章群体性事件概述/21
第一节群体性事件的概念/21
第二节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类型和影响/29
第三节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历程/37
前  言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国进入全面的社会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忽视了社会的管理,使得社会矛盾不断积累,政府与民众、企业与民众、民众之间等的冲突和纠纷时有发生。
  2004年重庆发生“万州事件”,“群体性事件”这一概念开始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也开始成为政治学者、社会学者、行政学者以及心理学者等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课题。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成临时形式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间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公共性以及暴力性。群体性事件在发生的过程中不仅会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也会危害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会对人们的心里留下一定的阴影。因此,群体性事件必须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组织的高度关注,也必须做好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管理和应对。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从理论上,本研究对收入差距进行了类别划分,即心理收入差距和实际收入差距,对心理收入差距进行了操作性定义,并以数据支持和证明了心理收入差距比实际收入差距更能科学、精确地测评和反映个体生活满意感,扩充了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正义研究的理论。把群体性事件影响因素扩展开来,将心理收入差距、生活满意度纳入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心理收入差距、生活满意感与群体性事件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了如下结论:生活满意度在心理收入差距与群体性事件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生活满意度在心理收入差距与激烈型群体性事件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不仅丰富和拓展了群体性事件研究的相关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从心理学角度给予政府部门预防、源头治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是,本研究只是对心理收入差距进行了操作性定义,并没有给予其学科性质的定义,同时也未深入探讨生活满意感的具体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影响其主观心理感受的。未来的研究依此为线索,对这些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分析,我们实证了群体性事件在发生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由于个体受到社会不公平的遭遇,这种不公平有可能是权利不公平、制度不公平、分配不公平、弱势不公平、互动不公平,这种不公正的遭遇使个体内心产生一种情绪体验,或是愤怒、怨恨、失落、仇恨等,或是忧郁、恐惧、焦躁等,这种情绪体验进而使个体产生一种改善自身不平衡或不满状态或不好遭遇的行为取向,加上生活不满意和对政府不满意等外在因素或内在因素的刺激时,就会产生一种集群行为的意愿。此时群体性事件的参与意愿变成一种实际行动,群体性事件由此发生。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大胆猜想“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因素整合模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