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曲——一个孤独的甬剧守望者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心曲——一个孤独的甬剧守望者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2652959
作者:史鹤幸 著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编辑推荐
  《心曲(一个孤独的甬剧守望者)》由史鹤幸*。 俞志华的故事,其七十载的戏曲心路与身体力行,恍恍然就是宁波地区的一部曲曲折折的由滩簧走向甬剧的起起伏伏的编年史,其间或喜或悲,或兴或衰,或者两者兼有,彼此渗透…… 俞志华,1944年出生于宁波鄞县下应史家码村。正是那里的一方水土数十年,滋养了他一口石骨铁硬的宁波土话,话语中无意问掺有几分戏曲唱腔的妩媚,刚中带柔,柔中有刚,言行举止中还有以肢体语言为辅,有意无意问平添了几分舞台程式之美。 
内容简介
  甬剧丑角谓“草花”,其心语就是一曲缱绻的戏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丑 排位*后,但它却不可或缺,年逾七十的俞志华,自 幼耳濡目染于滩簧,少年考入宁波团,科班出身,是 一位集表演、编剧、导演于一身的戏曲行家,*是以 这样一个鲜活的“草花”专业户而为人啧啧赞赏!史 鹤幸*的《心曲(一个孤独的甬剧守望者)》是关于堪 称宁波滩簧的一块“活化石”俞志华演艺生涯和艺术 经历的介绍,还有其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曲剧本。

 

目  录
第一章 戏曲:两个生命的对话
一方水土
人文水乡
走出象山
社戏滋养
话说氍毹
戏曲之魅
第二章 甬剧:想说爱你不容易
投门甬剧
似水流年
第三章 戏迷:不痴不迷不成戏
草台历练
编导一身
桥头老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方水土 俞志华的故事,其七十载的戏曲心路与身体力行 ,恍恍然就是宁波地区的一部曲曲折折的由滩簧走向 甬剧的起起伏伏的编年史,其间或喜或悲,或兴或衰 ,或者两者兼有,彼此渗透…… 俞志华,1944年出生于宁波鄞县下应史家码村。
  正是那里的一方水土数十年,滋养了他一口石骨铁硬 的宁波土话,话语中无意问掺有几分戏曲唱腔的妩媚 ,刚中带柔,柔中有刚,言行举止中还有以肢体语言 为辅,有意无意问平添了几分舞台程式之美。
   甚至说着说着,竟然手舞足蹈起来,恍然一幕原 汁原味的滩簧正在开演……有人说,俞志华的生活场 景,仿佛就是一部戏曲程式,只是戏曲中的生旦净丑 ,其每一角色尽是他一个人担当,咿咿呀呀地演绎成 了一折戏曲。有感慨、有气馁、有欣慰、也有无奈— —多少心绪、心结、心境在其中。
   史料称,俞志华出生的史家码村,相传大宋南渡 ,史氏一脉携家族上下在此为官,从此移居于此,休 养生息,直至“四明史氏”先祖史弥远归阴之时,乃 在此建有多穴主坟,而其中有一穴建于胡公祠旁,其 名“史家墓”。
   史家子孙为守坟而定居于此,并繁衍不息,渐渐 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故称“史家墓”村。可能史族 后裔觉得“墓”字作为村名不太好听,而村中有多个 航船码头,宁波方言中“码”和“墓”读音相近,于 是“史家墓”就改称“史家码”。缘此史家码村成了 宁波市鄞州区(旧称鄞县)下应街道的一个自然村而载 入史册,从中它记录了宁波城乡沿革的一段风迹烟痕 的过往而供人凭吊与回望。可见,史氏家族乃南宋江 以降之宁波大姓。
   回眸,千年前的史氏先祖史弥远,曾任宋宁宗、 宋理宗两朝宰相达二十六年,在这里建有宗庙。以前 ,但凡史家子孙每年都要到宗祠进行祭拜,朝廷文武 百官路过此地,也要下马、下轿拜祭。今天,史家码 村还遗留着史氏宗祠。该祠位于村东北面,建于清朝 ,距今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史氏堪称“一门三宰相, 四世二封王,七十二进士”,为称“北宋杨家将,南 宋史家相”之誉。
   当年,鄞县撤县设区的规划中,有人提议鄞县改 称明州区,那也不错,仍是一个传统的人文名称。却 有有识之士称,还是用鄞州区更好。因为,鄞州区仍 保留这个鄞字,否则鄞字将从此消亡,成了一个死字 。这是决策者的一个英明之举,一个汉字将永远记载 着“从鄞县到鄞州”的过往,那是宁波人的过人之处 。

 心曲——一个孤独的甬剧守望者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