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修养文库——《人生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人生哲学 > 人格修养文库——《人生论》

  • 版 次:1
  • 页 数:209
  • 字 数:145000
  • 印刷时间:2011年05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040259
  • 丛书名:人格修养文库
作者:(英)培根 著,王义国 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内容简介

    这本《论说文集》,培根写了大致30年的时间,直到去世前的那一年还在修订,可以说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在世俗上和道德上的忠告”,  “这些文章以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读者为对象,谈论哲学、宗教、政治制度和国家以及处世、修身、养性等问题”(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主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上卷,第161页)。  这本书“也是一本为进入仕途的青年的必读书”,“可以看作是一部培养新贵族的教科书”(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l9页;第179页)。不过培根的这些忠告,有价值处固然很多,但也有一些迂腐之见,有一些论述也难以令人接受。例如,“他在论述处世接物的文章中肯定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的资产阶级道德标准”  (《欧洲文学史》上卷,第161页)。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培根本人也说,“完全按照书本上的规则来进行判断,则是学者的怪癖”(见“论学业”)。  对书中所言,读者自会取舍。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 561—1626年),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是英国法官、朝臣、政治家、哲学家、英语语言大师。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新工具》、《学术的推进》、《新大西岛》等。

目  录
译序
题献
一 论真理
二 论死亡
三 论报复
四 论逆境
五 论作伪与掩饰
六 论父母与子女
七 论结婚与独身
八 论嫉妒
九 论爱情
十 论高位
十一 论大胆
十二 论善与性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6 论父母与子女
    父母的欢乐是秘而不宣的,他们的悲伤和恐惧亦复如是。他们没有合适的话语来吐露他们的欢乐,也不愿意吐露他们的悲伤和恐惧。子女使得辛劳变得甜蜜,但也使不幸更加辛酸。子女增加人生的忧虑,但却减轻了对死亡的记忆。通过生殖而繁衍不绝是动物的共性,但名声、功绩和高尚的善行则为人们所固有。确实,人会看到,最高尚的善行出自无子女的人们,这是因为,他们既然未能把他们的身体的翻版表现出来,也就寻求把他们的精神的翻版表现出来。  因而对后世的关心,最见于那些没有后裔的人。创立家业的人对他们的子女最为溺爱,不仅把子女看作他们的家族的继续,而且也看作他们的事业的继续,因而,子女和创造物都是他们的继续。
    父母对几个子女的爱是不同的,这在许多时候是不合适的,有时则是不足道的,对母亲来说尤其如此。诚如所罗门所言:“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人们会看到,在一个子女满堂的家里,有一两个最长的子女受到偏爱,最小的给宠坏了,而居中的某几个却好像被忘却了一般,但结果他们却往往是最优秀的。父母在子女的零用钱上吝啬,是一个有害的错误,因为这会使子女变得卑贱,使他们学会取巧,使他们与低劣的人为伍,又使他们在富足的时候愈加放纵。因而如果人们控制的是子女,而不是子女的钱包,结果也就最好。人们(这既指父母,又指学校教师和仆人)有一种愚蠢的态度,那就是在兄弟们童年的时候,便在他们之间引起和酿成一种竞争,其结果是当他们成人的时候,往往造成他们的不和,并令家庭动荡。意大利人在子女和侄甥或者近亲之间不分彼此,只要他们是本家之人,即使并非系己所出,亦不在意。老实说,在秉性上情况也大抵如此,以至于我们会看到,在脾气上有时一个侄子更像一个叔叔或者亲属,而不是他自己的父亲。  父母应尽早选择他们意欲让子女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道路,因为那时他们最具可塑性;父母也不可过于专注于子女的意向,以为他们最想做的事情,子女也会最喜欢。  的确,如果子女的爱好或者倾向性是非同寻常的话,那么最好是不要否定它。不过一般说来,下述格言是有益的:  “选择最好的吧,因为习惯会使它变得令人感到愉快和容易。”  (Optimum elige,suave et facile illudfaciet consuetud0.)兄弟中弟弟通常会获得成功,但哥哥被剥夺继承权的情况,则是很少或者从未发生。

    ……


 人格修养文库——《人生论》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