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东方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 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东方社会

  • 版 次:1
  • 页 数:295
  • 字 数:235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6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0471981
作者:张其学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东方社会”为论题,系统梳理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探讨后殖民主义理论关于东方社会历史命运的分析以及后殖民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基于此,本书分三个部分来阐述上述问题。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崛起及其实质。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后殖民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作者简介
张其学,男,1968年生,河南光山人,哲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6年10月在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
目  录
导论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在中国
三 对几个概念的说明
四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安排
第一章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崛起及其实质
一 后殖民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 后殖民主义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三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四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东方学:西方关于东方的理论话语
一 东方学的含义。东方学的兴起
二 建构、表述、想象、妖魔化、类型化:东方化东方
三 隐伏的和显在的东方学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崛起及其实质
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20世纪晚期西方的一种极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决不是空穴来风,它有其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后殖民主义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赛义德于1978年出版的《东方学》为标志。它成为一种有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殖民”作为正式的理论范畴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才在比尔•阿什克拉夫特(Bill Ashcrofi)、加恩里•格里菲思(Gareth Griffiths)和海伦•蒂芬(Helen Tiffin)的著作《逆写帝国:后殖民文学的理论与实践》(The Empire writes Back: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1989)的副标题中出现,这是第一部系统介绍后殖民文学理论的导论性著作。稍后,这个概念于1990年再次出现在伊安•亚当(Ian Adam)和海伦•蒂芬的《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化》(Theorizing Post—Colonialism and Post—Moder'nism)当中。1993年出版的由威廉姆斯和克里斯曼合编的《殖民话语和后殖民理论》(Colonial Discourlse and PostcoIonial Theory)是第一部介绍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读本。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文化问题在社会生活中重要作用的凸显,后殖民主义理论从文化角度对东西方之间殖民关系的新解读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理论家的关注和重视,由于他们的加盟,后殖民主义研究在西方学术界曾达到与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所谓的“后”、“新”主义相媲美的水平和程度。
一 后殖民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后殖民主义理论诞生、兴起于20世纪末期,而这一时期正是西方思想界对现代性的全面反思的时代。对现代性的反思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当属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从整体上全面反思现代性的理性启蒙假说、线性发展观、技术主义等,其实质在于重写现代性①。后殖民主义理论接过了后现代主义的这一衣钵,但它又与后现代主义反思现代性有显著的差别。后殖民主义理论则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成果,转换反思视角,把对现代性的反思这个开始于西方的问题变成一个全球性的东西方之间的关系问题,反思现代性中的殖民主义——现代性伴随着殖民性、西方对东方的殖民,尤其是文化殖民。从问题构成来看,后殖民主义理论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理论题域,那就是东西方或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殖民关系问题。
  ……

 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东方社会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