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微创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外科学 > 泌尿外科微创技术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0063961
作者:主著 赵谦 等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22章,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篇介绍了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体包括应用解剖、症状与体征、影像学检查、常用微创治疗术、腹腔镜技术、激光技术、麻醉技术等相关内容。下篇分论篇,以泌尿系统各脏器为线索,主要阐述了泌尿外科常见病的微创治疗技术。
目  录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概述
第二节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第三节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史及现状
第二章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应用解剖
第一节泌尿系统的解剖
第二节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第三章 泌尿外科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一节 临床常见症状
第二节全身情况检查
第三节专科体格检查
第四章 X线检查
第一节泌尿系平片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5.术后处理
(1)术后护理:术后多有血尿,故应卧床休息2~3d或直至尿色转清。术中出血较多者,术后肾造瘘管常被血块堵塞。对此不应急于冲洗肾盂、钳取血块或更换造瘘管,而应静待6~24h后血块自行溶解。
术后早期出现疼痛、发热,明显血尿,伴消化道症状,常与肾造瘘管过深、摩擦。肾盂壁有关;也口见于夹闭造瘘管的同时,血块堵塞输尿管。前者应于X线透视下调整造瘘管的位置,后者应重新开放肾造瘘管,等待血块溶解。
(2)引流导管的处置:如术后尿中无血,造影证实肾盂内亦无血块,造影剂可顺利注入膀胱,则于术后1~2d时拔除逆行留置的输尿管导管及尿管,并拔除顺行留置的安全导丝及导管。如有残余结石,应保留各种引流导管,1~2周后仍经原通道取出残石。
肾造瘘管的处理:延迟二期手术者,术后1~2d时进行造影,通畅则可闭管6h,尢不适即可拔管。一期手术或即刻二期手术者,如恢复顺利,可于术后2~4d拔管。术后持续血尿或手术感染,血色素下降>29者,肾造瘘管应留至术后5~10d再拔除。
(3)药物治疗:术后6h持续给予利尿药(甘露醇每3h 69,共2次;或呋塞米每2h 10mg,共3次),冲出碎石与血块,减少新的血凝块形成。术后1~2d内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如有肾感染应持续用药真至细菌转阴。然后改为口服抗生素,卣至拔除造瘘管后5~7d。此外,术后应给予镇痛药。
16.主要并发症及处理经皮肾取石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不足5%,但轻微并发症高达70%以上。并发症常见于老年人及有多次肾手术史或有尿路感染的患者;手术病死率为0.1%~0.2%,多与严重出血有关。
(1)出血:是经皮肾取石术最主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0.7%。
1)术中出血:主要原因是穿刺针伤及肾后段动脉或肾前段分支动脉;其次是肾实质撕裂及肋间动脉损伤,前者与穿刺部位选择不当,甚至穿透肾盂前壁有关;后者则与慢性肾感染或既往的肾手术史有关。穿刺时如未经造影剂显示肾收集系统,就对准结石穿刺,容易出现血管损伤。而在肋缘下经肾后外方的Brodel切线穿刺下、后盏;或于第11肋间穿刺时避开肋骨上、下缘,可使穿刺针损伤血管的概率降至最低。采用“指探法”可使穿刺更安全、可靠。而操作轻柔,循序渐进地扩张,避免大角度移动硬性肾镜,则可减少肾实质撕裂。

 泌尿外科微创技术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