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带来了我的可乐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金融/投资 > 谁带来了我的可乐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2237681
作者:胡鹏 著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编辑推荐

     “什么时候可乐**次进入中国?那又是谁带来了我的可乐?”其实这里的“可乐”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可乐,它代表着的是开始进入中国的全球外资企业。 《谁带来了我的可乐(用新闻视角看外资在华发展历程)》以一个记者的眼光发现、透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它们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对中国走出去,对外投资,成为别国人眼中的外资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书由胡鹏著。

 
内容简介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平凡的作者胡鹏,用翔实的事实和准确的数据为我们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路程数据整理而成《谁带来了我的可乐》,意在回顾历史,着眼现在,展望未来。
     同时,《谁带来了我的可乐》还附带了当年发生的大事以及趣事,在枯燥的数据面前增添了一分阅读的乐趣。你是否还能记起进人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奢侈品?你是否还能记起中国是何时开始有的私家车?你是否还记得小鹿纯子的“晴空霹雳”?你又是否还记得中国人何时第一次用上了现在最普通不过的手机?……回顾这些趣事,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在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变化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变化的体现。而在这些变化中,在华的外资企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书得到了国内多位经济学家和多家媒体的肯定和推荐。

目  录
序一
序二
【1978】 谈判的一年
【1979】 一部法律与一家企业
【1980】 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1】 外资:认识、争议与选择
【1982】 “巧克力大厦”的传奇
【1983】 中外经济合作的绚丽花朵
【1984】 特区:对外政策的窗口
【1985】 惠普的中国元年
【1986】 “外商投资的春天”
【1987】 肯德基:一个时代的烙印
【1988】 雄风起兮大特区
【1989】 洋浦惊天雷
【1990】 浦东开发:一个世纪的梦想
【1991】 外资税法拉动投资热
【1992】 东方风来满眼春
【1993】 明基的选择
【1994】 水淹七军
【1995】 服务业开放:山雨欲来风满楼
【1996】 友邦“回家”
【1997】 惠而浦撤资
【1998】 柯达:“98协议”祸根深埋
【1999】 中国欢迎“财富”
【2000】 外资“西进”
【2001】 “每个人都是赢家”
【2002】 人世第一年
【2003】 外资,与SARS共舞
【2004】 法规“顺势”出台,外资“逆势”而进
【2005】 中国直销业的春天来了
【2006】 外资并购之辩
【2007】 内外资企业迎来“两税合一”新时代
【2008】 人民币升值陷入“莫比乌斯圈”了吗?
【2009】 跨国公司身陷“三重门”
【2010】 “走出去”的困扰:问题与答案
【2011】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中不断成长
附:1978—2010中国经济数据
后记
前  言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平凡的作者,用翔实的事实和准确的数据为我们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路程数据整理而成此书,意在回顾历史,着眼现在,展望未来。
     同时,本书还附带了当年发生的大事以及趣事,在枯燥的数据面前增添了一分阅读的乐趣。你是否还能记起进人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奢侈品?你是否还能记起中国是何时开始有的私家车?你是否还记得小鹿纯子的“晴空霹雳”?你又是否还记得中国人何时第一次用上了现在最普通不过的手机?……回顾这些趣事,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在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变化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变化的体现。而在这些变化中,在华的外资企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书得到了国内多位经济学家和多家媒体的肯定和推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979年6月28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刊发了一条消息。此消息指出,中国决定与外资合营某些企业,并为此起草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议。
当时,在国内几乎还没有中外合资企业时,《人民日报》突然宣布中国准备草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立法神话。事实上,回京不久的彭真带领他的同事们在人民大会堂不熄的灯光里,已经创造了三个月制订七个法的奇迹:其他六部法律都是涉及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基本法律,这第七个就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这年7月1日,当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后,“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的香港人伍淑清就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大陆,开始和有关部门接洽,运作起当时在大陆还是新鲜事物的合资企业。
“四十九和三分之二都可不写”在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荣誉室里,存放着一件特殊的展品——一页镶在镜框里的批准文件,文件号为“外资审字(1980)第一号”。这是27年前,中国外资管理委员会批准该公司成立的通知,也是内地批准成立的首家外资企业的发文。
作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食不仅结束了中国民航没有航空配餐的历史,更具意义的是,它开创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先河,并以自身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引进外资事业的历史。
这均得益于1979年第一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出台。
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外国人投资法等等。”在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彭真主持起草了新中国首个外商投资企业法。
利用外国资金、技术以及合资办企业,遇到的首要的技术性难题在于没有法律保障,外商根本不敢来投资。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项淳一回忆当年:谁愿意把大笔资金放在一块没有法律保障的土地上呢?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起草过程中,最具争议的是,要不要限制外资的比例。荣毅仁是征求意见的主要对象之一。彭真邀请荣毅仁、经叔平、古耕虞等专家讨论此事。荣毅仁提出对外资不限比例。
然而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草案)》中还是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投资比例不超过百分之四十九”,“决定重大问题要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荣毅仁对此不赞同。草案第四条规定外国投资者投资份额不得超过49%,他认为不能这么规定:中国正是因为缺乏资金才引进技术设备,如此限制比例,就要拿出更多的钱去陪外资,与本意不符。

 谁带来了我的可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